涟源市将选聘286名精准扶贫对象为生态护林员
涟源市根据省林业厅《关于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的通知》要求,于9月19日召开各乡镇、蓝田街道办事处、经开区分管领导、林业站长60多人参加的专题会,进行具体部署,决定开展将部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生态护林员管护对象为森林资源,重点是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生态林,管护区域为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农(林)场可以组织管护的范围,实行“市建、乡镇聘、站管、村用”的管理机制。主要职责是对划定管护区域森林资源进行日常巡查管护,掌握森林资源分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依法制止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发生,防范森林火灾等。生态护林员人均管护面积将不低于2000亩,每年每人补助管护费10000元。该市采取三项措施落实,全市将选聘286生态护林员。
一是遴选对象精准。为切实把该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求各乡镇派工作人员立足扶贫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遴选,分别对该市扶贫村将选聘的286名生态护林员进行进村入户家访,针对他们致贫的原因进行了逐项分析,并对遴选对象开展村民评议,并号召他们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早日脱贫。
二是遴选程序严谨。为确保此次将扶贫村贫困人口转化为生态护林员工作做到选聘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该市明确了由各乡镇在2016年扶贫村的建卡贫困户中选出具备一定文化水平、有责任心、身体素质好(年龄55岁以下)等条件合格护林员,并通过村民代表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公示、确定人选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并报市林业局备案。
三是强化业务培训。为帮助这批生态护林员更好地履行职责,该市决定由市林业局派员配合各乡镇组织生态护林员岗前培训工作,对生态护林员开展林业法律法规和政策、森林防火与森林病虫害预防基础知识、林下经济技术和护林员职业道德等培训。并发放了巡山记录本,签订森林管护协议。严格要求他们按照签订的管护协议内容,加强巡山管护及林业政策法规的宣传,按时填写巡山记录,认真履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