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新举措推动涟源市林业发展
按照“十三五”规划,涟源市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推动涟源林业发展。
一、持续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针对特殊生态区位、特殊生态需求,按照综合治理原则,着力推进国土绿化,积极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谋划实施一批区域性生态修复工程,系统修复森林、湿地、石漠化生态系统,增加森林、湿地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巩固和扩大生态空间,促进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生态修复,增强自然生态功能,构筑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实施林业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实施湿地和石漠化土地综合治理工程。
二、着力加快林业绿色富民产业发展。涟源市紧紧抓住增加群众收入这个核心,通过加强特色林业基地建设,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推进“一产接二连三”,充分挖掘林业产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优势和潜力,为农村困难群众和贫困国有林场脱贫发挥作用,通过特色林果、种苗花卉、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木本油科五个方面推进涟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不断加快林业支撑体系建设。一是加强林业创新改革体系建设。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生态补偿脱贫机制、完善林业保险制度、建立保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基础能力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森林系防火体系建设、继续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互联网+林业”建设、加强林业生态监测评价体系建设、加快湄峰湖国家湿地公园、龙山国家森林公园、包围山省级森林公园苗圃基础设施建设和基层林业站建设、加强林业应急防灾基础建设和重视森林公安系统建设。三是加快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争取政府资金对林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林业科技成果转变。与林科院、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加强新技术研发。四是建立健全林业人才保障体系。深入实施人才强林战略,创新林业人才管理、培养、引进、选用、流动、激励机制,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五是加快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挖掘全市林业生态文化资源,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弘扬生态文化,引导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消费观等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产生活方式。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林。一是强化林业执法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林业行政审批制度;二是完善林业普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