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六个进一步”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水平
涟源市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大政、方针,“六个进一步”全面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涟源提供重要保障
一、进一步落实防治责任。认真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行政领导负责制,对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组织、统一指挥。落实病虫普查、监测预报、植物检疫、疫情除治等经费,并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同时,落实“谁经营、谁防治”的要求,进一步明确产权主体也是防治主体,把疫情监测和防治责任落实到产权人,确保防治任务全面落实。
二、进一步推进依法防治。认真贯彻落实《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制定和完善防治作业设计、限期除治、检查考核等制度,以及防治检疫技术、林用农药使用、防治装备等规程标准。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监管,依法打击和惩处违法违规行为。对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进一步完善防治体系。积极构建地面和空中相结合的立体监测预警体系,实行全面监测、准确预报、及时预警,为科学防治提供信息服务。严把检疫关口,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区域联检、封锁有力的检疫御灾体系,严防检疫性、危险性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建立健全专群结合、响应快速、处置高效的防治减灾体系,突出抓好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治理。
四、进一步创新防治机制。着力推行重点区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治,引导林农建立联户防治互助联合体,实现统防统治。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疫情除治、监测调查服务机制,完善社会化防治的资质认定、招投标、作业监理、成效评估和第三方核查评价等制度,实行防治任务项目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推进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损失评估,全市124万亩林地全面纳入森林灾害综合保险范畴。
五、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加强同林科院等高等到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重点加强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着力解决主要技术瓶颈,并积极推广成熟实用的防治技术。支持发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科技创新组织,积极借鉴外县市先进防治理念和技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科普宣传,引导社会公众科学认识并自觉防范林业有害生物。
六、进一步培养人才队伍。一是参加高等院校的系统学习;二是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培训;三是请专家深入实地培训;五、加强与先进县市的交流。实行关键岗位持证上岗制度。加强队伍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增强学习意识,提升服务意识,更好地服务林业大局、服务基层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