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力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7-20 00:00 信息来源:

  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涟源市多举措力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一、依托项目,抓好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重点抓好油茶林、退耕还林、石漠化、巩固退耕还林、裸露山地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等生态保护工程,依托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切实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对历年造林地、封山育林地和退耕还林区全面落实管护措施,固定管护责任人,加大森林防火、防盗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逐步恢复和增强水源涵养能力。着力国有林场脱贫、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林区防火道路维修等基础设施项目,有效改善林业基层生产生活条件和保护设施,夯实生态基础。全力对接国家生态补偿有关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涟源市的生态补偿额度,将河流源头周边垂直距离10公里内的有林地列入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管理范围,采取封山育林、生态移民、禁止(限制)矿产旅游开发等措施,对就此带来的损失和生态管护成本等方面给予补偿,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二、再造环境,大力建设生态城镇。一是抓好了沿河风光带、环北东路、市体育场馆绿化。抓好了中心城区可视范围第一层山脊线内2600亩山地绿化。二是联村建绿造林、建设秀美村庄。按照生态村镇建设的标准和要求,着力推进村镇绿化、庭院绿化和农村四旁植树,建设村镇景观林带及公共绿地,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构建和谐优美的城乡人居环境。

  三、造管并举,持续推进生态治理进程。抓好孙水、涟水、湄水等主要水系两岸宜绿地的绿化,绿化率达到80%以上,抓好主要公路、铁路、河流绿色通道建设,将其建设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绿色走廊,实现了高速公路、省道、铁路宜绿地段绿化率达到90%以上,县乡镇公路和乡村公路绿化率达到80%以上,绿化里程达1000余公里,成活率达90%。积极争取国家退耕还政策和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及后续产业项目支持,将坡度25度以上的坡耕地纳入国家退耕地还林工程,扩大林地面积,增强水土保护能力。

  四、 强化宣传,营造生态文化氛围。一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的宣传教育,建立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念,使全市各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起建设生态文明市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二是以绿色文明为主题,结合涟源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两年一次的复查,推进绿色文明村镇、绿色文明社区、绿色文明机关、绿色文明校园、绿色文明企业和绿色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深入,大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坚定实施生态安全的信心,逐步形成崇尚自然、保护自然、循环利用、减量排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行为规范,着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发展质量。

涟源市力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6688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