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县桃源洞自然保护区举办科普展
5月22日,炎陵县桃源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楠木坝游客服务中心启动了2016年首届“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展,科普展以“保护生态资源 共筑美好家园”为主题,活动持续2天。
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也是中国自然保护区成立60周年纪念日,桃源洞以此为契机,先后在游客服务中心、十都镇、县城等地持续开展科普系列宣传活动。通过拉横幅、摆展板、发放宣传折页、“微信”扫码答题等方式,向公众展示保护区珍稀动植物资源的图文资料,普及生态知识,倡导爱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活动当天,保护区还聘请了市、县多位生态科普专家在黑龙潭至石板滩沿线举办露天“科普讲堂”,带着游客和学生亲近大自然,以绿色的生态视角、全新的科普理念,辨识各种珍稀物种,开启一段生动有趣的生态科普探险之旅。
桃源洞山高林密,气候湿润,年平均气温约14.4℃,年平均相对湿度86%以上,独特气候和自然条件使这里也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境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03种,包含资源冷杉、银杏、南方红豆杉、云豹、金钱豹、黄腹角雉等,其中,尤以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资源冷杉和植物界“活化石”的银杉最为珍贵。保护区内鸟类丰富多样,共106种,“黄腹角雉首次飞回森林深处”还获评为全国“2011动物植物10件大事”。2015年,桃源洞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