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生态补偿铺筑绿色致富路
今年以来,为全面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吉首市按照“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总体要求,通过实施生态补偿转岗、生态造林工程、生态休闲旅游三大脱贫工程,计划带动2200余名贫困人口脱贫,全力铺筑绿色脱贫路。
实施生态补偿转岗脱贫。在重点生态保护区域内开展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扩大贫困人口受益水平。落实现有40.7万亩公益林补偿政策,每年补偿资金0.068亿元,惠及全市109个村、1.5万农户、6.5万农业人口。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将407名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化为护林员,带动1142人脱贫。
实施生态造林工程脱贫。加大贫困村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巩退、森林抚育等各项重大生态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带动900人脱贫。同时,落实现有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累计补助退耕还林资金0.21亿元,惠及全市1.63万农户和6.52万人。
实施生态休闲旅游脱贫。围绕“打造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将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范围内选择2个具有发展森林旅游条件和能力的贫困村,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带动125人脱贫。其中,2016年,将峒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庄稼村建成生态休闲旅游村;2017年,将矮寨国家森林公园内家庭村建成生态休闲旅游村。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该市对“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管,每季度督查一次,半年检查一次,年终验收一次;建立健全预安销号制度,实行台帐管理;把各单位开展生态补偿脱贫工程的情况纳入全市“五个文明”绩效考核,奖优罚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