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传承绿色,涟源多措并举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十分珍贵的"绿色文物",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珍宝,并且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用文化传承绿色,涟源多措并举保护古树名木。
一、加大宣传。通过一切文化传媒;“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义务植树、森林防火等宣传古树名木的生态、历史、科研、观赏和价值,在全社会形成了解、认识、关心、重视、参与古树名木保护的环境和氛围。大力开展古树名木保护认养、监管以及挖掘古树名木文化特色品牌,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内涵,促进森林生态文明建设。
二、加强档案管理。认真做好古树建档工作,及时掌握全市古树名木资源现状,建立信息系统,对古树名木生长环境、生长状况、保护现状等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并实行定期追踪报告制度。
三、树立生态观念,科学保护。一是封山育林,保护古树名木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古树周边已退化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二是设立保护区,针对红豆杉、金钱松、银杏、楠木等珍稀濒危古树群落先后建立了涟源市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湄峰湖国家湿地公园、包围山省级森林公园; 三是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城乡总体规划,并对保护所需经费予以保障,鼓励单和个人认养或出资保护古树名木。四是定期健康普查,加强日常管理,加强古树名木日常巡查,一经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措施。
四、落实责任,联动保护建设成果。按归属地管理原则实行专人、专项管理。坚决查处非法移栽、毁坏古树名木的违法行为。组织摄影爱好者入城乡,在实地踏查、寻访的基础上拍摄古树名木图片,制成画册展示古树名木风采,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古树名木保护建设生态文明成果,增强广大市民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