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县抢抓2016年度春季造林
2016年度,临武县以国省道公路沿线、三十六湾矿区等重点区域造林为重点,早部署、抢时节、勤督促、齐推进,精心组织春季绿化造林各项工作。截止2月22日,全县已完成造林栽植2.76万亩,占任务的69.02%;完成整地打穴3.23万亩,占任务的80.67%。其中,生物防火林带营造落实计划180公里,目前已完成65公里,预计3月底全部完成;主要交通干线景观提质示范点建设,计划提质改造岳临高速楚江互通和临武工业大道2个县级示范点,改造总面积300亩,已完成栽植235亩;;规划“天坑”治理项目1个,位于楚江镇毫下村,已投资5万元,完成造林面积15亩。
去冬今春以来,该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林业局长会议和全市春季造林绿化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宜居临武”总体目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造林绿化工作,把春季造林摆上政府重要工作日程。县委县政府领导多次过问和听取植树造林工作情况汇报。鉴于去年下半年雨水偏多,造林整地受到影响,造林工作推进不快的情况,县政府于2015年12月、2016年2月,又连续召开了两次造林绿化工作调度会,对造林绿化进行了再强调、再安排、再部署,推动了全县的造林绿化工作。造林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逐步建立和健全了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积极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造林绿化保障资金筹措机制。初步统计,全县今年森林景观提质资金已筹集12500多万元,其中县、乡财政筹集投入3100万,单位、部门资金捆绑使用项目资金5600万,引进外资、造林大户2300万,林农个人投资1500万。县财政所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主要交通干线、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及荒山、水系、交通、城镇、矿山等绿化投入,通过多宣传引领,带动社会资金积极跟进。如南方矿业就预算投入5000万元,实施三十六湾矿区绿化。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增强。为鼓励大户承包造林,引进有实力的造林企业,去冬我县通过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等重点产业发展规划上制定了激励政策,专门县财政设立引导资金,对新认定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分别奖励100万元、50万元、10万元,对果木种植大户连片100亩以上的一次性奖补每亩400-600元(其中乌梅每亩奖补400元,红心桃、柑橘每亩奖补500元,蜜枣每亩奖补600元)。在县财政资金紧缺的情况下,该县在2015年春节前,把前三年造林工程款、造林补贴都兑现到位,极大激励了民众造林积极性,撬动了大量社会资金参与植树造林,全县造林公司、500亩以上造林大户已落实合同签约面积1.2万亩,签约面积比去年增长30%。如:众城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在香花镇天河村、葛山村流转林地3500亩,种植柳叶栎、南方红栎,目前已完成造林1200亩。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深入。该县组织专业队进行对全县重点区域的造林,实行全程跟踪,县林业局技术员分7片驻点指导、督促、检查,严格按作业规程操作,严把质量关。适度提高了造林单价,防火林带营造提高至每公里1.5万元,景观提质示范点造林每亩提高至3000元的标准,确保了造林质量。宣传发动进一步广泛。该县严格执行上级工作要求,造林绿化宣传工作做到三到位,即“到村讲课到位,宣传资料发放到位,宣传标语粘贴到位”。今年春季印发造林绿化宣传资料3万多份,到乡镇、村组给群众上造林绿化课105次,受宣传教育群众4万多人。同时县林业局与电视台签订了林业工作宣传合同,春节期间,在电视上滚动宣传植树造林。上班第一天,县委、县政府就对全县今年义务植树造林活动进行了认真安排,县财政预算活动资金45万元,极大的营造了造林绿化氛围。责任落实进一步到位。全市造林工作会议以来,该县已多次组织召开造林绿化专题会、现场调度会、工作协调会,县委、县政府督查室把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纳入当前重点工作督查的范围,开展了专题督查并下发了督查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列入了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全县造林进度实行“一周一报,两周一调度”,严格要求各乡镇长将进度情况通过手机短信负责向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县生态文明办进行汇报,由县生态文明办统计核实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明确指出对逾期未完成工作任务的,将依据相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责任人和责任单位的责任,有力促进了全县造林绿化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了任务的高质高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