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千年鸟道”护鸟联盟经验做法被国家林草局推介
日前,国家林草局下文推介湘赣两省“千年鸟道”护鸟联盟,因在协同推进候鸟保护、科普宣传教育、打造“千年鸟道”品牌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实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郴州市桂东县护鸟经验在全国推广。
位于湖南桂东县、炎陵县和江西遂川县接壤处的“千年鸟道”是全国第二大候鸟迁徙通道。2012年12月18日,三县共同签署了《桂东、炎陵、遂川三县边界候鸟保护联防联保公约》,三县边界候鸟保护联防联保工作正式启动。先后建立了牛头坳、寒口坳、荷树坳、白沙坳候鸟保护站等站点,完善了候鸟保护监测设备设施,共同在沤江镇与营盘圩乡交界处南风坳建立了候鸟保护站、候鸟文化广场和爱鸟护鸟警务室。大力实施“鸟堂复绿”工程,在候鸟迁徙通道、停歇地、栖息地开展植树造林,为候鸟迁徙筑起一道生态绿色通道。强化联动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狩猎、运输、走私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湘赣边界“两省三县”候鸟保护联防联保联治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候鸟保护,使“千年鸟道”成为候鸟平安迁徙的“生命线”。2020年6月,湖南省桂东县沤江镇、炎陵县下村乡、江西省遂川县营盘抒乡围绕“党建 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发起成立了湘赣两省千年鸟道“护鸟红色联盟”,三个交界乡镇党委书记担任联盟中的“红色合伙人”,以南风坳护鸟站作为红色联盟工作阵地,围绕“护鸟组织联建、护鸟执法联管、生态教育联手、生态经济联谋”的“四联”措施,实现湘赣两省“千年鸟道”候鸟保护工作资源配置一体化、党员教育一体化、特色活动一体化和工作推进一体化,助推候鸟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