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林业局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林业作用
2020年,益阳市林业局紧紧围绕“绿色益阳”建设总目标,立足部门职责,发挥职能优势,坚持不懈抓好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生态修复不断推进。全市完成中央预算内长江防护林工程人工造林建设任务1.5万亩,中央财政造林补助和森林抚育项目4.5万亩。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送苗木下乡、助乡村振兴”活动,支持各区、县(市)贫困乡村和绿色村庄的造林绿化工作。经国、省级认定公布,益阳市共创建绿色村庄97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75%。以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三峡后续工程、退耕还湿等项目为载体,因地制宜采取相关修复措施,逐步修复杨树清理迹地、被侵占岸线及州滩的生态环境,2018—2020年共完成湿地修复31.5万亩。
二是生态保护不断加强。全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经多次修改完善,通过市委常委会审定,获得了省里认可并上报国家林草局。按照目前的方案,拟将全市除风景名胜区外的17个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为14个,整合优化后比整合优化前将增加自然保护地面积2.66万公顷,增加国土覆盖率2.16%,遵从了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解决了各类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的问题,为有效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冲突奠定了基础,而且有利于改善物种栖息地连通和生态系统完整。
三是生态产业平稳发展。出台《益阳市油茶低产林改造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并成功申报中央林业改革发展油茶低产低效林改造补助资金647.8万元。以召开的益阳市油茶低产林改造三年行动启动仪式暨技术培训班为契机,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立足长远低改为行动指南,以油茶专项资金项目为载体,推动全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林产基地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在全市范围内打造集水果采摘、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环保度假基地50个,实现了特色林业资源向精致旅游商品的转化,有效提升了全市林业经济的综合收入和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