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及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修改及上报工作
11月9日,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成果及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修改及上报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刘革安主持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李培其,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文旅广体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张家界高新区管委会、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张家界大鲵保护区管理处、市经投集团公司、市交投集团公司负责人,各区县政府分管副区县长及区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在认真听取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汇报基础上,对《张家界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和《张家界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修改成果进行了审查并原则通过。刘革安强调要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一是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张家界市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拥有享誉国际的世界自然遗产和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地,其生态价值对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长远的角度,切实抓好两项工作;二是坚持“依法依规、有利保护”原则。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其目的就是要有序解决各种历史遗留问题,更好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是坚持“应划尽划、科学统筹”原则。要科学决策有关区域调出调入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问题,统筹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四是坚持“力求完整、适当开窗”原则。除了政策规定可以开天窗的除外,要尽可能减少保护地内的开窗、图斑问题,尽量保证保护地的完整性,确保重要生态系统、自然景观、自然遗迹得到有效保护。
刘革安就《预案》《方案》修改工作进行了部署。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反馈的意见要求,及时修改完善《预案》《方案》,提升成果质量;要积极向上汇报,争取上级支持,推动该市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顺利开展;各责任单位要主动认领责任,对于需调整的要及时提供佐证资料;要加快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坚决防止“以调代改”。各区县政府及相关责任单位要迅速成立专班,列出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方案和整改完成时间,能够整改的或已经整改的,要尽快整改到位、及时销号,暂时不能完成整改的要报送承诺书,并明确整改措施,承诺整改完成时间。同时,要及时上报《预案》《方案》修改成果,确保圆满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