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着力打造森林城市建设升级版
自2012年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以来,益阳市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一体化的原则,对照《益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年)》,持续不断地推进森林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着力打造森林城市建设升级版。
一是打造城市绿心。在《益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2010-2020年)》的基础上,编制了《益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20)》、《益阳市城市规划区山体水体保护规划》。全市在城市中心区开展以“一心”(梓山湖公园)“一圈”(以资江、志溪河、会龙山、云雾山、寨子仑、碧云峰、四方山和兰溪河等自然绿地和河流构成的“城市休闲森林圈”)“三区”(资阳区、赫山区—高新区、东部新区)“六轴”(金山路、龙洲路、银城路、迎宾路、益阳大道、长春路城市道路绿化带)“多点”(残留森林岛、休闲城市森林公园、绿化广场、居住区、路网等)造林绿化为重点的创森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主构架,不断加大绿化建设力度。同时,利用市中心城区内的自然山体、河流水系等自然山水资源,开展“一园两中心”建设、“中心城区城市绿荫行动”,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绿化美化水平。初步统计,5年来,仅城市中心区造林绿化工程投入资金就达5.5亿元。
二是打造绿色城郊。以大益阳城市生态经济圈建设为抓手,以环城市中心区的沧水铺镇、衡龙桥镇、长春镇、迎丰桥镇等城镇为重要节点,通过开展工程造林、低效残林改造、矿山复绿、农田林网建设、发展苗木花卉产业等措施,构建起保障城市生态安全的城周森林生态屏障。5年来,全市城市郊区累计完成人工造林74333公顷,实施重点工程造林25193公顷。
三是打造绿色村庄。编制了《益阳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和《益阳市美丽村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原有的42个市级绿色乡镇,533个市级绿色村庄进行进一步提质,并新建了一大批生态经济型、生态景观型、生态园林型的特色乡村。全市有65个村庄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资阳区紫薇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由新华社以《紫薇花开:一个传统村庄的美丽转身》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
四是打造绿色通道。结合“大益阳城市生态经济圈”建设,出台《益阳市绿色通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把绿色通道作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骨架来构筑,建设了以高铁、高速公路、国省干线为主体的绿色交通网络。在城市绿色通道规划上,结合益阳“东接东进”战略和益沅桃城镇群建设,以中心城区为核心,重点开展一江三路(资江风貌带、银城大道、益沅路、益桃路)高标准绿化工程,先后完成了银城大道、益沅路、益桃路、迎宾路、资北干线等32条道路的绿化美化提质工作,形成了“一路一特色、一路一精品、一路一景观”的通道绿化格局。
五是打造绿色庭院。围绕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绿化,深入开展绿化美家园活动,推广园林式庭院小区建设,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对庭院小区绿化进行规划建设或实施提升改造,营建以乔木为骨干的复层森林植物群落。大力推进沿街单位拆墙透绿、拆墙建绿,将庭院小区绿化与道路绿化融为一体,实现绿色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