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森防指办公室荣获全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
9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抗洪救灾总结暨水利建设动员会,全面总结全市抗洪救灾工作,表彰先进典型,弘扬抗洪精神,激励全市上下大力弘扬抗洪精神,以昂扬状态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出席并讲话。
会议对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全市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其中,长沙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荣获2017年全市抗洪救灾先进集体,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文斌,市林业和园林综合执法支队队员刘杰荣获2017年全市抗洪救灾先进个人。
今年以来,长沙连续遭遇13轮强降雨袭击,特别是6月22日至7月2日发生的强降雨,雨量之大、洪水之猛、范围之广、破坏性之强、灾情之重,均为历史罕见。
险情就是命令。为应对严峻的防汛形势,尽最大限度减少受灾损失,市林业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迅速行动,全力抢险救灾,第一时间成立防汛救灾领导小组,紧急调度全市森林消防队伍,先后下发7个专项通知,带头和积极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
一是竭心尽力“保堤垸”。市林业局在7月2日晚启动一级应急响应,组建了2支应急救援队伍、1支防灾减灾技术指导组和6个防汛救灾指导督察组,由夏文斌局长带头,局党组成员分别带队分赴各区县(市)开展防汛检查督导工作。同时紧急调度2263名专业、半专业森林防火队伍、护林员队伍参加湘江、浏阳河、捞刀河、沩水等水系的抗洪守堤排险工作,所有参战的森防队伍和护林员队伍自觉服从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调度和指挥,坚守工作阵地,发挥连续作战的作风,成为防汛大堤上一道闪亮的“橙色”安全线。
二是挑灯夜战“保项目”。三年造绿大行动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造绿增绿、品质长沙成果来之不易,受此次洪涝灾害影响,“千园之城”项目、环城绿带生态圈、磁浮生态绿带走廊、乡村公园等结构性绿化工程均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而最佳抢救时间仅有2天。洪水初退后的7月4日-7日,我们迅速统计灾情,积极组织人员参加重大绿化项目的灾后恢复和自救工作,重点对橘子洲、巴溪洲、湘江西岸江滩湿地公园及全市各公园景区进行清淤和苗木养护恢复工作,参与灾后恢复的队员们从早上战斗至深夜、抢时间,尽最大力度减少灾害损失,恢复项目原状。经过专家评估,近9成水淹林木能够成功救活,可减少直接经济损失约4亿元。
三是分秒必争“保产业”。长沙花卉苗木产业规模面积和经济总量均占全省种植面积和产量产值的50%以上,已成为长沙市农业转型的亮点、农民致富的增长点、城乡一体化的示范窗口。此次洪涝灾害直接导致23.86万亩、5275万株苗木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9.26亿元。洪水退后,市林业局就洪涝灾后保苗护苗工作下发了《苗木的涝害与防治》等多项专业技术指导文件;同时,于7月6日面向社会广泛招募林业绿化专业志愿者实地指导灾后恢复工作,此举得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林业勘察设计院等社会各界林业专家的广泛支持,他们自愿报名并接受市林业局调度组成7个花卉苗木灾后补救恢复指导工作组,他们抢抓时间节点,分秒必争,在最佳的苗木恢复期内对受灾项目进行及时技术指导。
四是全力以赴“促恢复”。随着时间推移,灾后恢复重建成为当前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市林业局勇挑重任,主动担当起市直单位对口帮扶20个重点受灾乡镇(街道)的牵头单位。在发现乌山团山湖水位初降、急需外援后,迅速向市领导请示汇报,积极协调市直工委、城管、园林等部门支持,组织干部600人驰援望城乌山团山湖,帮助灾民清淤、重建家园。我们深入走访调研,强化沟通调度,拟订了《长沙市市直单位对口帮扶重点受灾乡镇(街道)工作实施方案》,编发了19期《对口帮扶工作简报》。有序推进了全市重点受灾乡镇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各重点受灾乡镇(街道)、各重点项目的建设恢复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