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林业平台”荣获郴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日前,经郴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和市专利奖评审专家组分别评审,郴州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郴州市人民政府授予“郴州市智慧林业平台研究与应用”为郴州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通过近几年不断努力,郴州市森林覆盖率达67.73%,活立木蓄积量达5732万立方米,并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如何管护好这么大的一块绿地?在丰富的森林资源与日益繁重的林业资源管理压力下,光有先进的硬件设备,没有强有力的软件系统的支撑,无法很好的完成林业信息化工作。林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林业工作人员仍在使用传统的林业作业方法,存在较多的弊病,如工作难度大,效率低,错误率较高等等,这些都严重地阻碍着林业的发展。为解决郴州市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的技术限制,突破国内单一的林业管理业务模式,提升林业信息化水平,郴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郴州市智慧林业平台研究与应用”建设,并得到了郴州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该项目通过构建郴州全域高分辨率0.5米的航空影像数据和高精度DEM的三维空间数据库、统一标准的林业资源数据库,实现了二三维业务应用、森林防火视频监控及指挥调度、护林员手机定位管理等功能。郴州市智慧林业平台研究与应用项目如今已成功应用于森林公安局、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资源林政法规科、造林科、野生动植物保护科、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等业务科室,并延伸至苏仙区林业局、北湖区林业局、桂阳县林业局等单位,林业数据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依托平台,整合林业信息,立体展示林地现状、森林资源管护情况、古树名木信息等。通过智慧林业平台研究与应用,搭建了林业信息基础框架,实现了林业信息的快速、准确获取。
经专家鉴定,该成果整体居国内同类先进水平,技术综合应用达国内领先水平。该项目建设受到中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等上级主管部门以及上海、安徽、广东等省内外兄弟单位30多批次来郴州考察交流学习。2016年8月,郴州市作为唯一一个地级市参加全国加快推进国土绿化现场会并作了“互联网+营造林管理”的经验发言;10月和12月,我市分别在山东淄博、云南德宏举办的国家级培训班上两次系统介绍智慧林业建设经验做法。
项目实施以来,郴州市造林绿化水平得以精准提升、森林防火能力得到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有了明显成效,林业管理工作实现高效运转,大大提升了郴州市林业信息化水平。
项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对于促进林业信息化系统的完善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更有利于保证我市森林资源的安全。同时,智慧林业平台的开发涉及林学、生态学、信息技术、定位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诸多领域,其研发过程对于整合技术,促进不同学科的集成创新具有示范意义。对于建立统一的森林资源平台、实现信息协作与多部门共赢、提高林业机构的服务质量、解决林业管理信息化落后的问题、推动森林资源管理、改善林业信息化状况、提高森林资源管护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自智慧林业平台启动以来,林业资源数据库得到充分利用,与往年相比,林业工作人员办公时间成本都大大减少,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林业工作人员素质也整体提高,节约了技术人员教育成本。通过区域林业信息共享打破了传统落后信息孤岛的局面,为林业资源共享开辟一条新路,减少了重复投资和建设成本。目前,郴州市智慧林业平台研究与应用中,森林防火视频监测及指挥调度应用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火,据统计,通过该平台的烟火识别技术、热成像技术从感知森林火情到上传下达仅仅3分钟就能完成,相比以前的传统工作流程速度提高10倍以上。2016年清明节期间,该系统发现的火情占整个火警数量的40%以上,火情发生率同比下降77%。森林防火从原有的敲锣打鼓到现在的自动报警,实现了森林火情的打小、打早、打了,使火情从发现到处置完毕有了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工作流程,有效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资源安全。
郴州市智慧林业平台项目推广前景广阔,它不仅适用于郴州地区,其系统机构和技术具有可移植性,使其可根据各地的情况进行“复制”,具有高度环境适应性。项目的成功实施将对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目前,国家的政策积极扶持林地资源丰富的区域林业的发展,未来林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实现区域林业信息化的建设,这就使区域智慧林业项目建设有着巨大的现有及潜在市场需求。该项目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可移植可推广的林业信息化集成系统,为未来林业事业建成探索了一条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