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开创新纪元
7月1日,《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正式颁布施行,标志着继《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后,又一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单行条例。近年来,湘西州依托民族区域自治优势,全力推进“一区一法”工作,全面加强保护区管理。目前,湘西州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小区)4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个,总面积93.2万亩,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4%。
一是全力推进“一区一法”工作。由州人大常委会牵头组建保护区立法调研小组,在广泛深入调研、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颁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对保护区的保护界限和范围、各部门保护职责划分、原住居民权益保护以及禁止性行为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具体的规范,使保护区管理有了法律“护身符”。目前,《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已颁布施行,《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
二是配套完善执法监管体系。在出台地方性法规的基础上,我州根据保护区实际,配套完善了《保护区综合执法程序规定》、《保护区行政裁量权基准》、《保护区资源巡护与监测管理办法》、《保护区护林员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基本形成“以《条例》为主、规章制度为补充”的保护区综合执法监管体系。
三是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先后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和能力建设等系列项目,建成了森林防火通道、气象观测站、liao望塔等管护设施,开发了保护区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巡护管理系统,建成森林防火远程视频监控与电子预警系统、关键物种监测点等科研监测设施,全面提升保护区科学化管理水平。同时,积极开展生态移民,将保护区核心区居民纳入易地扶贫搬迁范围,从根本上解决保护生态与改善民生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