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州林果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近年来,湘西州高度重视林果产业发展,强化政策支撑,实施了140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工程,全面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因地改制建设了一批规模化特色林果基地,研发推广了一批适用先进林果技术,建成了一批林果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了花垣金秋梨、凤凰红心猕猴桃、泸溪柑橘、狮子山葡萄等一批地方特色知名品牌,林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实现了富民兴林的目标。
一是建设基地,保持规模扩张。柑橘是泸溪县的优势产业,也是最具市场优势和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为提高全县?柑的规模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他们打破过去“小打小闹”的传统经营模式,全面实施了优质?柑基地建设工程。截至目前,全县?柑面积已达40多万亩,总产量30万吨,总产值达4亿元。在多年的产业选择过程中,永顺县农民先后种植过生姜、烤烟,发展过养殖,但效果均不明显。在市场变化和群众意愿的基础上,该县从2008年以来持续发挥区域面积优势,把猕猴桃产业确定为促农增收的首选产业,实施适宜种植区全覆盖战略,使全县猕猴桃面积达到了8万亩,产量6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
二是科技兴果,主攻提质增效。湘西州大力推广坡地栽培,矮化密植,设施栽培等先进实用技术,通过新建和提质增效等方式创建高标准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广大农民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林果生产基地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同时,湘西州建立健全了州县乡林果技术服务体系,利用手机、网络、电视等媒介,完善林果技术信息平台。强化病虫无公害防控,提高处置突发性灾害的能力,让科技为林果产业发展服务。
三是创新机制,实现合作共赢。湘西州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社会参与、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承包、租赁、入股等方式,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果农协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增强了果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序。各县市还通过规范企业和农民的生产经营行为,初步形成了企业与果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分配机制,同时,探索果树经济林林权抵押融资方式,拓宽了林果产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