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多举措推动林区转型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6-17 00:00 信息来源: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伊春林区建设时强调“林区转型发展既要保护好生态,也要保护好民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按照“既要保护好生态,也要保障好民生”的可持续发展思路,该市就如何保护和充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湿地生态资源,发展森林旅游、农家乐休闲、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产业,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模式,开展了卓有成效工作,正朝着“资源得保护,经济得发展、老百姓得实惠”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湘潭市林业基本情况

  湘潭市属我国南方集体林区,该市林业用地面积334.5万亩,森林蓄积909.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6.2%,林业产业总产值121.8亿元。该市林业系统在册干部职工809人,其中在岗人员752人,下岗待安置职工57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85人,占在岗人员的25%。“十二五”期间,该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林业产业快速发展,林业资源保护效果明显,林业支撑保障体系不断加强。

  二、湘潭市林业经济发展情况

  1、林业产业全面发展。该市通过加强生态建设,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调整林业产业发展结构,积极推动林业转型发展,林业产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2015年该市林业总产值达到121.8亿元,比2010年增加81.53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增长24.83%,一、二、三产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31.75%、15.56%、38.95%。到“十二五”期末,一、二、三产业比重为21.21%、39.79%、39.00%。

  2、林业投资快速增加。该市按照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科技支撑等分类,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林业项目库,积极主动争取国家、省、市林业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林业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政府、社会、个体全面参与林业建设的新格局,社会自筹资金从2011年2658万元,直线递增到2015年176368万元,有效地推动林业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该市林业建设投资701581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入122421万元、贷87512万元、自筹资金434172万元、其它资金57476万元,比“十一五”期间增长7.2倍。

  3、林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该市林业部门积极鼓励和引导林农,走林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路子,采取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进行林地流转,发展林下特色种养殖、生态休闲体验等林下经济。林区农民通过参加林业项目、林业企业、生态保护建设劳动所得,通过从事森林旅游、林业家庭经营的收入,通过生态公益林补偿转移性收入等,林区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从2011年465元提高到2576元,林业人均纯收入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从2011年0.05%增加到21%,林业增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从2011年0.05%增加到21%。

  三、多措并举推动湘潭林区转型发展

  湘潭林业是“资源小市、生态要市”,森林生态保护极其重要,林业经济发展任重道。该市国省生态公益林达165.89万亩,占据林地近半壁江山,生态区位重要的区域实行三年禁伐行动,湿地保护率达79.29%,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湘潭集体林区的林农要实现“不砍树能致富”的目标,必须全力推动林区转型发展,近年,在该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多措并举,有力地推动了林区转型发展。

  1、深化林业改革。一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明晰产权,确保经营权的基础上,建立了森林资源评估平台,在湘潭市、湘潭县、湘乡市建立了森林资源评估中心,鼓励林农采取租赁、承包、转让等形式流转林地和林木。积极推行森林保险,该市纳入森林保险的林地林木达166 万亩,保险金额达66540万元,保证了林农的合法权益。二是开展生态补偿,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湘潭市生态绿心地区生态公益林管理与补偿办法》,自2016年1月1日起,将生态绿心区林地全部纳入补偿范围,补偿标准从17元?亩提高到50元?亩,提高了林农收入。三是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该市4个国有林场全部定性为公益全额拨事业单位,林场职工全部纳入社会保障,应保尽保,稳定了林场职工收入。

  2、发展生态经济两用林。按照“既要保护好生态,也要保障好民生”的要求,建设既不要砍树破坏生态,又能够获得较好经济收益的基地。大力发展楠竹、油茶、花卉苗木、名特优果林,该市建设了楠竹基地20万亩,油茶基地30万亩,花卉苗木基地2万亩,各类经济林46.89万亩。打造了2个楠竹万亩示范片、3个油茶万亩示范片,建设了一批花卉苗木、特色水果示范基地,较好地提高了林区农民的收入。

  3、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支持和引导林农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林下种植林药、林菌,林下养殖鸡、鸭等特种养殖,该市年产林药12吨(干重),林菌等森林食品24吨(干重),各种特色养殖约200万只(头)。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52家,建设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示范合作社,为林区农民开辟了新的致富门路。

  4、发展森林全域旅游。充分依托森林资源和湿地资源,结合我市红色旅游特色,强力发展森林全域旅游休闲产业,该市建设了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县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建设了盘龙大观园、明月山庄、农夫宝山庄等一大批旅游休闲基地和农家乐。森林旅游与休闲产业年收入达210279万元,直接带动其它产业年产值64563万元。

  5、发展森林康养。森林康养是人们利用森林资源,开展有益健康的活动。以森林医学、现代健康管理、疗养康复的理论和技术为核心,整合先进医疗技术、信息技术与健康保险服务,以“养生防病”为本质,提供全方位、个性化、保姆式的健康管理、疗养康复、健康养老等三大类森林康养服务,打造绿色健康产业新品牌。森林康养是林区转型发展的新业态,是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区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目前,我省建立了全国首个森林康养基地—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我市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已成功申报了省级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森林康养示范基地建设,将形成新的森林产业,实现林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湘潭市多举措推动林区转型发展

6701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