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全面开展竹蝗防治,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2015年全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大暴发,其中竹蝗等常发性害虫爆发面积105万亩,为近十多年来的最高值。黄脊竹蝗俗称竹蝗,一年一代,经历卵、跳蝻(若虫)、成蝗三个阶段,以毛竹(又称楠竹)最为其所喜爱,大发生时,常使大面积竹林枯死,是毛竹的最大害虫。我市楠竹资源丰富,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如不及时防治,将对全市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2015年我市竹蝗发生面积达到2万多亩,主要发生在湘乡市虞塘、中沙、栗山等乡镇。
当前是竹蝗虫防治的最佳时节,为有效防止竹蝗危害,确保湘潭生态安全,林业部门高度重视。五月下旬,跳蝻(蝗虫若虫)出现时,组织林业站及护林员深入竹蝗发生地,通过采取诱杀、竹腔注射、喷雾等多种方法进行竹蝗防治,遏制了竹蝗危害的扩散蔓延。
但由于今年为多雨天气,山高林密的地方地面防治很难到位。下一步林业部门在摸清情况、突出重点的同时,一是发布虫害信息,给老百姓讲清黄脊竹蝗发生危害的严重性,加快统一防治步伐和行动力度,充分调动群众防治积极性,做到群防群治。二是各级林业部门要:防治措施到位、技术指导到位、药品器械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检查督促到位等“五到位”, 圆满的完成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