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阔步前行 抒尽株洲林业新篇章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6-01-28 00:00 信息来源:

  “十二五”期间,株洲林业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事业发展的源动力,在林业产权与森林资源监管、林业分类经营体制的改革和建设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为林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林业的支撑服务能力和综合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到“十二五”期末,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094.7万亩;有林地面积917万亩,较“十一五”期末增长3.3 %;森林覆盖率达61.89%,较“十一五”期末增加0.79个百分点;活立木总蓄积量2339.60万立方米,增长33.79%;现有涉林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22家,实现了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零突破;林业总产值196.65亿元,较上期末增长221.78%,森林固碳、放氧、储能、蓄水、保土肥等生态效益总值预计达7100余亿元。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林业经济明显提升,林农收入明显提高。2013和2014年度“湘林杯”建设目标考核为优秀单位,连续两年捧得“湘林杯”。2014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成功,株洲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以创森目标为动力,森林生态基础得到夯实。始终突出“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创建理念,统领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以创森为动力,推进国土绿化进程,不断夯实森林生态基础。一是大兴项目造林。“十二五”先后启动实施世行造林、长防林、“三边”造林、“裸露山地”歼灭战等国家、省重点设项目100余个,整合各类资金11亿元,完成新造林110万亩,完成中幼林抚育200万亩,封山育林250万亩,低产林改造200万亩。二是广推义务植树。在全市先后组织开设义务植树基地80余个,为广大单位、团体、家庭和个人提供履责场地。完成义务植树4100万株、每年市民尽责率均在84%以上。2014年7月通过了国家森林城市核验专家组核验,同年9月,株洲被授予“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 

  以林业改革为推手,行业发展后劲得到增强。以改革创新为推力,不断推动林业事业科学发展,引领和实现林业发展新突破。一是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挖掘行业潜力。株洲市自2008年12月正式启动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主体改革,勘界率、发证率、纠纷调处率均超过了省政府目标,按期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在配套改革上,解决了“两站”人员供养问题,各县市建立了林业要素市场,并通过这一平台,大力推行林权林地评估拍卖、使用权租赁和森林保险,激发社会投资林业的信心,大户造林方兴未艾。目前,株洲市造林大户面积500亩以上的有100个,规模超千亩的61个,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39个。随着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森林保险、森林抵押贷款、森林流转等业务量明显增加,全市森林投保、流转和抵押贷款面积分别达到550.79万亩、76.94万亩、4.98万亩。二是以国有林场管理改革引领基层发展。大力推进国有林场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分类经营,全市国有林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黄丰桥林场进入“全国百强林场”行列,2011年还被评为“全国十佳林场”。全市2010年开始实施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作,三年共计2275户任务,至2013年10月31日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终结了林业基层职工宿山林、住窝棚的历史。2015年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现已全面铺开,整个改革过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提出工作要求。市政府下发了《株洲市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目前,全市10个国有林场的改革工作通过了省级阶段性评估验收。 

  以森林防火为重点,森林资源保护得到提升。不断强化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体系建设,严防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全市的森林火灾发生率、受害率,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均严格控制在省定标准以内。2015年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市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协作,完成了武警市级森林灭火救援队伍组建工作,队伍规模达120人,有力地提升了市级森林火灾扑救能力。坚持依法行政,广泛开展林业法律法规的宣教活动,开展林业专项执法,严厉打击涉林犯罪,维护林政秩序。不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全市湿地保护面积达22195.69公顷,湿地保护率67.08%。建成各级自然保护区14个、森林公园8个,总经营面积分别达到6.69万公顷、28078.1公顷,建设各级生态公益林423.45万亩,每年直接补贴林农6218万元,保护格局基本形成。 

  以油茶产业为突破,林业产业水平得到升级。一是扶优扶强,突破油茶产业发展。新造油茶良种林20余万亩,全市油茶林面积突破200万亩;2015年8月,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从2015年开始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助推油茶产业发展,为株洲市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强劲动力。二是夯实基础,促进规模林业壮大。五年来共引进林业项目40余个,招商引资10亿余元,林业产值增加到196.65亿元,林业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林下经济作为株洲市林业产业发展新亮点,2015年实现经济产值达16.68亿元。全市初步形成了以竹木加工、林产化工、森林旅游、森林食品、种苗花卉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抓好了以云田、龙头铺、马家河为主的花卉产业带,建成了炎陵县阔叶树采种、攸县杉木种子园、醴陵市乐昌含笑母树林、茶陵县良种枣子采穗圃等四大基地、九大品牌。为服务云田花木产业带建设,市林业局在云田设立办证窗口,提供便捷服务。以桃源洞、湘山、云阳、酒埠江、仙岳山森林公园构筑的湘东森林旅游黄金带初成体系,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助推了全市的旅游升温。三是扶持龙头,实现品牌战略发展。大力引进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项目,从整体上、根本上提高林产工业化水平。现有涉林企业987家,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22家,中国驰名商标1个,湖南省著名商标10个。株洲松本林化被评作为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上市工作正在顺利推进。 

  森林进城,城拥森林。株洲将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打造更加生态、更加秀美、更加宜居的富强美丽幸福新株洲。

 

 

转型升级 阔步前行 抒尽株洲林业新篇章

6701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