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七个到位 确保国有林场改革顺利推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11-09 00:00
信息来源:
涟源市共有龙山和包围山两个国有林场。总面积42405亩,职工总数673人,非职工890人,森林覆盖率93%以上。由于历史、管理体制及现行采伐计划限额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各林场普遍生产经营困难,职工生活低下。为改善林场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创新林场发展体制机制管理工作,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为确保林场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涟源市委、市政府把林场改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于一些“难点”问题,市长宋建民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按期调度,并由专门督察组实时督促检查到位,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9月份,整个国有林场改革工作达到了国家和省里统一要求,并顺利通过省级检查验收。
涟源市国有林场改革做到了七个到位,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一、定性定编到位。根据中央、省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两个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拟定了《涟源市龙山国有林场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和《涟源市包围山国有林场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等定性、定编的相关文件,两个国有林场确定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其中龙山林场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市人民政府管理,接受市林业局业务指导,核定事业编制205人(53个按全额预算编制核算财政拨款);包围山林场定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市林业局管理,核定事业编制6人(2个按全额预算编 核算财政拨款)。
二、产权置换到位。为保持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建设所有权的整体性,市林业局组织对包围山林场(省级森林公园)进行了财务审计,解除了内部承包合同,两个林场班子全部配齐。
三、社会保障到位。市人社局多次核算两个国有林场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现已全部加入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其中龙山林场职工651人,在职207人,退休444人;包围山林场职工16人,在职职工7人,退休职工9人。
四、剥离分开到位。按照国有林场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原则,实行场长负责制,森林资源监管、资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正在健全完善。龙山林场所办学校、职工卫生院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市教育和卫生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解决龙山职工子弟就近入学和职工群众就近看病的问题。
五、财政保障到位。根据市长办公纪要[2015]20号,市财政安排国有林场改革专项经费,2015年龙山林场改革所需经费由市财政负责兜底,解决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低保,实现政府购买服务,保护好龙山森林资源,2016年运转经费按市财政测算,职工养老、医保、购买社会服务等有关经费全部列入市财政预算。
六、创新机制到位。建立国有林场用人新机制,按照择优竞岗、绩效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妥善安置富余职工。按省委[2015]8号文件规定,龙山林场以提前退休方式安置富余人员102人,2016年可自然退休2人,通过购买服务安置82人,通过旅游提供岗位安置70人;包围山林场通过提前退休安置人员1人;通过转岗就业安置人员1人。对国有林场公益林日常管护引入市场机制,每年由财政安排经费103万元,其中龙山林场100万元,包围山林场3万元。探索开展森林旅游实行有偿使用,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和风电场建设速度,解决好职工收入低的问题。
七、落实政策到位。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切实搞好两个国有林场电网改造升级、公路网建设、危旧房改造及饮水安全、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管护站点用房、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化解、重组、核销林场债务,将国有林场扶贫开发项目纳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农惠民政策给予适当倾斜,积极开发适合国有林场特点的信贷产品。“十二五”期间,龙山林场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林区公路18公里,投入71万元解决1371人安全饮水;包围山林场投入250余万元,新硬化公路2.615公里。二个国有林场改造职工危旧房575户,投入资金280万元用于森林防火。目前,已将两个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涟源市“十三五”发展规划。
涟源市国有林场改革做到了七个到位,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一、定性定编到位。根据中央、省关于国有林场改革的有关要求,结合两个国有林场的实际情况,拟定了《涟源市龙山国有林场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和《涟源市包围山国有林场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等定性、定编的相关文件,两个国有林场确定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其中龙山林场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隶属市人民政府管理,接受市林业局业务指导,核定事业编制205人(53个按全额预算编制核算财政拨款);包围山林场定为副科级事业单位,隶属于市林业局管理,核定事业编制6人(2个按全额预算编 核算财政拨款)。
二、产权置换到位。为保持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建设所有权的整体性,市林业局组织对包围山林场(省级森林公园)进行了财务审计,解除了内部承包合同,两个林场班子全部配齐。
三、社会保障到位。市人社局多次核算两个国有林场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现已全部加入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其中龙山林场职工651人,在职207人,退休444人;包围山林场职工16人,在职职工7人,退休职工9人。
四、剥离分开到位。按照国有林场政事分开和事企分开原则,实行场长负责制,森林资源监管、资产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正在健全完善。龙山林场所办学校、职工卫生院移交当地政府管理,市教育和卫生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解决龙山职工子弟就近入学和职工群众就近看病的问题。
五、财政保障到位。根据市长办公纪要[2015]20号,市财政安排国有林场改革专项经费,2015年龙山林场改革所需经费由市财政负责兜底,解决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医保和低保,实现政府购买服务,保护好龙山森林资源,2016年运转经费按市财政测算,职工养老、医保、购买社会服务等有关经费全部列入市财政预算。
六、创新机制到位。建立国有林场用人新机制,按照择优竞岗、绩效考核、动态管理的原则,妥善安置富余职工。按省委[2015]8号文件规定,龙山林场以提前退休方式安置富余人员102人,2016年可自然退休2人,通过购买服务安置82人,通过旅游提供岗位安置70人;包围山林场通过提前退休安置人员1人;通过转岗就业安置人员1人。对国有林场公益林日常管护引入市场机制,每年由财政安排经费103万元,其中龙山林场100万元,包围山林场3万元。探索开展森林旅游实行有偿使用,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和风电场建设速度,解决好职工收入低的问题。
七、落实政策到位。根据相关政策要求,切实搞好两个国有林场电网改造升级、公路网建设、危旧房改造及饮水安全、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管护站点用房、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化解、重组、核销林场债务,将国有林场扶贫开发项目纳入本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支农惠民政策给予适当倾斜,积极开发适合国有林场特点的信贷产品。“十二五”期间,龙山林场投入200余万元,建设林区公路18公里,投入71万元解决1371人安全饮水;包围山林场投入250余万元,新硬化公路2.615公里。二个国有林场改造职工危旧房575户,投入资金280万元用于森林防火。目前,已将两个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涟源市“十三五”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