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国有林场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10-26 00:00
信息来源:
我县共有九峰山、猪婆山、黄龙3个国有林场,均为副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共有林场职工323人。其中,在职114人、退休209人。均按60%标准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包括原退休职工在内,323人全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林场经营总面积4.45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3.81万元。三个林场资产总额5134万元,债务总额为1525万元。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国有林场改革精神,既把林场改革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尽职尽责抓好,同时,又作为一项为民办实事工作全心全意抓实。抓住机遇,吃透政策,高屋建瓴,整体把握,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争分夺秒,扎实工作,统筹推进,按时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顺利通过了省市的检查验收。
一、改革成效
(一)科学定性定编。确定3个国有林场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其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国有林场。核定事业编制94人,其中,九峰山林场16人,猪婆山林场32人,黄龙林场46人。通过公开考试竞争上,到位62人,全县富余32个编制,为国有林场发展留足了空间。
(二)合理定岗定人。科学设置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制定详细岗位要求和竞岗条件,按照“公平、 正、竞争、择优”原则,由不能办理提前退休、离岗退养的职工参与岗位竞争。建立了严格的工作岗位考核机制,营林生产、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生产性用工实行政府性购买,经费由同级财政纳入预算。
(三)完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规定,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国有林场改革前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性质不变,继续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114名现有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暂按企业养老保险足额缴纳,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按相关政策执行。包括原退休职工在内,323人全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四)严格资源管理。按照有利于生态建设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各林场在进行各类森林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健全详细的森林资源档案。建立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监督,全面禁止商业性采伐,通过加强中幼林抚育、加快珍贵树种培育、加快低效林改造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从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防控、野生动物保护、涉林案件查处等方面入手,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明确了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到2020年,我县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增加1000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3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质量显著提升。
(五)妥善安置富余职工。对未上岗的富余职工,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切实帮助实现再就业;为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低保待遇。鼓励职工自主创业,职工创业期间,由县财政每月按基本工资的40%发给生活费,并按照有关规定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政府购买的社会化服务,优先林场现有富余职工。当林场岗位出现空缺,采取“缺一补一”的原则从富余职工中择优选录上岗。
(六)确保社会稳定。认真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扎实稳妥推进改革,坚持依法依规,确保公平公正,切实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决杜绝和制止借改革之机破坏国有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及时解决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充分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所有林场职工都共同分享到了改革的红利,至今我县无一起因改革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和信访案件。
三、工作特色
(一)领导最重视
为深入贯彻4月30日全省国有林场改革会议精神,5月4日娄底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国有林场改革会议;5月8日县林业局分管负责人和国有林场代表参加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培训班;同日下午,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国有林场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县人民政府县长杨维,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阳雄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邹学耀,副县长邓辅平及县政府办、县农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编办、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一把手,县长杨维亲自主持会议,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机构设置、定性定编、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扶持政策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研究:为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副县长邓辅平率林业、财政、编办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三个国有林场进行调查研究,5月12日县政府副县长邓辅平、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隆回县进行了考察学习,在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双峰县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机构编制方案和财政预算方案。5月14日,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包括四大家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农办、发改、财政、编办、人社、林业等部门组成的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对《双峰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定;县林业局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和多次开会研究;三个国有林场分别召开了林场职工代表座谈会,对省市县国有林场改革的有关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广泛征求了职工的意见。9月2日召开了全县国有林场干部职工大会,进一步宣传了改革政策,使国有林场改革精神深入人心。
(二)部门最配合
我局作为主管局,牵头落实联动机制,县财政局、人社局、编委办、发改局、民政局等部门单位均明确了一名副局长牵头,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编委办认真落实了定岗定编工作;人社局认真实施了竞聘上岗和职工(含退休)工资津补贴核算;财政局认真进行了清产核资和人员经费预算;发改局积极编制申报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政局积极关爱林场困难职工,按政策规定落实好低保等待遇。由于各职能部门各司其事,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团结战斗,整个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没有走弯路,没有浪费时间,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
(三)工作最投入
我局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由局长任组长、党委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场管、人事、计财、办公室等相关股室和各林场场长参与,局党委10多次开会研究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多次织各项深入调查,全心全力投入到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中。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工资核算任务繁重,基本上取消了双休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不辞劳苦,认真负责,不讲报酬,不讲过程,唯有追究质量和效果。县编办、人社、财政、农办、发改、民政等相关部门对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设立绿色通道,安排专职人员配合此次国有林场改革相关工作,为国有林场改革铺平道路。
(四)上下最满意
此次国有林场改革,我局抓住了政策机遇,争取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最大支持,整个国有林场改革算是彻底的成功了,没有留下遗留问题,没有一个职工上访,切实保障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了职工的社会保障,极大的提高了林场职工的幸福指数。广大林场职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关怀,分享了改革的红利,整个改革工作得到了林场干部职工的一致拥护和支持,确保了林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
一、改革成效
(一)科学定性定编。确定3个国有林场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一类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其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国有林场。核定事业编制94人,其中,九峰山林场16人,猪婆山林场32人,黄龙林场46人。通过公开考试竞争上,到位62人,全县富余32个编制,为国有林场发展留足了空间。
(二)合理定岗定人。科学设置了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制定详细岗位要求和竞岗条件,按照“公平、 正、竞争、择优”原则,由不能办理提前退休、离岗退养的职工参与岗位竞争。建立了严格的工作岗位考核机制,营林生产、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生产性用工实行政府性购买,经费由同级财政纳入预算。
(三)完善社会保障。按照国家和省相关政策的规定,坚持“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国有林场改革前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参保性质不变,继续执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114名现有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暂按企业养老保险足额缴纳,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按相关政策执行。包括原退休职工在内,323人全部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四)严格资源管理。按照有利于生态建设和提高管理效率的原则,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林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体制。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各林场在进行各类森林资源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健全详细的森林资源档案。建立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加强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监测监督,全面禁止商业性采伐,通过加强中幼林抚育、加快珍贵树种培育、加快低效林改造积极培育森林资源。从有害生物防治、森林火灾防控、野生动物保护、涉林案件查处等方面入手,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明确了森林资源增长目标,到2020年,我县国有林场森林面积增加1000亩以上,森林蓄积量增长3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质量显著提升。
(五)妥善安置富余职工。对未上岗的富余职工,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切实帮助实现再就业;为生活困难、符合条件的职工办理低保待遇。鼓励职工自主创业,职工创业期间,由县财政每月按基本工资的40%发给生活费,并按照有关规定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政府购买的社会化服务,优先林场现有富余职工。当林场岗位出现空缺,采取“缺一补一”的原则从富余职工中择优选录上岗。
(六)确保社会稳定。认真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扎实稳妥推进改革,坚持依法依规,确保公平公正,切实保障职工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决杜绝和制止借改革之机破坏国有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及时解决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充分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所有林场职工都共同分享到了改革的红利,至今我县无一起因改革引发的不稳定因素和信访案件。
三、工作特色
(一)领导最重视
为深入贯彻4月30日全省国有林场改革会议精神,5月4日娄底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国有林场改革会议;5月8日县林业局分管负责人和国有林场代表参加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培训班;同日下午,县政府召开了全县国有林场改革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县人民政府县长杨维,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阳雄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邹学耀,副县长邓辅平及县政府办、县农办、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编办、县民政局、县人社局、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一把手,县长杨维亲自主持会议,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机构设置、定性定编、财政支持、社会保障、扶持政策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和研究:为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副县长邓辅平率林业、财政、编办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三个国有林场进行调查研究,5月12日县政府副县长邓辅平、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隆回县进行了考察学习,在全面调查摸底、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双峰县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机构编制方案和财政预算方案。5月14日,县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包括四大家领导)召开了专题会议。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政府办、农办、发改、财政、编办、人社、林业等部门组成的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对《双峰县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审定;县林业局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开展了全面调查摸底和多次开会研究;三个国有林场分别召开了林场职工代表座谈会,对省市县国有林场改革的有关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学习,广泛征求了职工的意见。9月2日召开了全县国有林场干部职工大会,进一步宣传了改革政策,使国有林场改革精神深入人心。
(二)部门最配合
我局作为主管局,牵头落实联动机制,县财政局、人社局、编委办、发改局、民政局等部门单位均明确了一名副局长牵头,组建了专门的工作班子,积极配合,扎实工作,稳步推进。编委办认真落实了定岗定编工作;人社局认真实施了竞聘上岗和职工(含退休)工资津补贴核算;财政局认真进行了清产核资和人员经费预算;发改局积极编制申报国有林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政局积极关爱林场困难职工,按政策规定落实好低保等待遇。由于各职能部门各司其事,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团结战斗,整个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没有走弯路,没有浪费时间,圆满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
(三)工作最投入
我局组建了强有力的工作班子,由局长任组长、党委成员副局长任副组长,场管、人事、计财、办公室等相关股室和各林场场长参与,局党委10多次开会研究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多次织各项深入调查,全心全力投入到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中。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工资核算任务繁重,基本上取消了双休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不辞劳苦,认真负责,不讲报酬,不讲过程,唯有追究质量和效果。县编办、人社、财政、农办、发改、民政等相关部门对国有林场改革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设立绿色通道,安排专职人员配合此次国有林场改革相关工作,为国有林场改革铺平道路。
(四)上下最满意
此次国有林场改革,我局抓住了政策机遇,争取到了县委县政府的最大支持,整个国有林场改革算是彻底的成功了,没有留下遗留问题,没有一个职工上访,切实保障了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保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了职工的社会保障,极大的提高了林场职工的幸福指数。广大林场职工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关怀,分享了改革的红利,整个改革工作得到了林场干部职工的一致拥护和支持,确保了林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工作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