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斧头到背锄头——郴州市国有林场改革、转型发展的制度保证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7-14 00:00
信息来源:
今年,党中央、国务院下发6号文件,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8号文件,吹响了全省国有林场改革的号角。
两个文件明确规定,国有林场改革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
由此,饱受诟病的国有林场功能定位、管理体制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拿斧头(砍树)变成了背锄头(营林)。
定性准确全面保障
郴州市共有20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204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10%。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893万立方米,占全市森林总蓄积量的18%。国有林场是我市森林资源培育中最稳定的阵地和国家重要的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
今年5月,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召开后,郴州市委常委13次会议和市政府42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明确提出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定性定编、经费保障、社会保障、扶持政策等“四个明确”的改革任务,实现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改革目标。
目前,郴州市20个国有林场均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751个,占现有职工的53%。定编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森林管护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富余职工生活补助、全部职工续保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额纳入社保统发。对林场 网改造、安全饮水、森林防火、广播通信、工区用房、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计划。
轻装上阵小步快跑
在基层采访,很多林场职工都把这场改革誉为国有林场发展的春天。郴州市苏仙区五盖山国有林场,在改革之前,因为大力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形成了12733万元的的债务,职工工资难以保证。如果要进一步把五盖山开发成景点景区,林场显然已无力再加大投入。
今年实施改革后,由于纳入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该林场离退休人员每年福利待遇比改革前提高1万元左右,在职职工年收入增加到6万元,每月增加了1000多元。林场共有职工203人,其中,退休141人,在岗62人。这次改革核定该林场编制71人,林场可以马上招考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
强大的改革红利,推动着这家林场在郴州市第一个全面实施“禁伐”措施,今年没要一根木材砍伐指标。在全市率先完成改革,6月9日已基本改革到位。
后续政策亟待跟进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郴州资兴市天鹅山国有林场场长袁忠姜认为,各种为改革配套服务的后续政策要跟进,否则,改革的成果难以巩固。
天鹅山国有林场过去每年的木材砍伐收入只有400万元左右,但282名职工的林场(含退休人员),每年的各项开支达到1000万元左右。巨大的收支缺口,过去都是依靠国家的燃油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助、种子园补贴等专项资金维持。今年燃油补贴已经取消,天鹅山林场仅此一项就减少补助性收入370万元。木材砍伐收入也会逐年减少。
天鹅山林场现有在岗在职职工104人,此次改革定编85人,富余人员内部消化。在编在岗人员经费全部纳入资兴市财政预算,对于一个县级市财政来说,无疑是笔沉重的负担。
天鹅山林场先后开发了名贵树种苗圃基地,药材基地。投资350万元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开发打基础。
据此,袁忠姜提出,如果后续政策不跟进,现有的一些补助项目资金又已逐年减少,林场的发展怎么办?没有进一步的投入,林场的转型发展实际上也是举步维艰。不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地方财政能否兑现改革“保民生”的目标都有待检验。
由于长期缺乏对国有林场的大额投入,国有林场普遍面临着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债务化解的问题。一些林场代管村既没有享受到乡辖行政村的各种政策优惠,也没有得到林场的鼎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公共服务普遍落后于周边乡辖行政村。
怎样统筹推进郴州市国有林场改革,逐点攻破各种难题?看来,还需要时间和后续政策配套支持。
两个文件明确规定,国有林场改革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
由此,饱受诟病的国有林场功能定位、管理体制发生深刻的变化。由拿斧头(砍树)变成了背锄头(营林)。
定性准确全面保障
郴州市共有20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204万亩,占全市林地面积的10%。国有林场森林蓄积量893万立方米,占全市森林总蓄积量的18%。国有林场是我市森林资源培育中最稳定的阵地和国家重要的森林资源战略储备基地。
今年5月,全省国有林场改革工作会召开后,郴州市委常委13次会议和市政府42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全市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明确提出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定性定编、经费保障、社会保障、扶持政策等“四个明确”的改革任务,实现保护生态、保障民生的改革目标。
目前,郴州市20个国有林场均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751个,占现有职工的53%。定编人员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森林管护经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富余职工生活补助、全部职工续保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退休人员养老金全额纳入社保统发。对林场 网改造、安全饮水、森林防火、广播通信、工区用房、有害生物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计划。
轻装上阵小步快跑
在基层采访,很多林场职工都把这场改革誉为国有林场发展的春天。郴州市苏仙区五盖山国有林场,在改革之前,因为大力建设省级森林公园,形成了12733万元的的债务,职工工资难以保证。如果要进一步把五盖山开发成景点景区,林场显然已无力再加大投入。
今年实施改革后,由于纳入了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该林场离退休人员每年福利待遇比改革前提高1万元左右,在职职工年收入增加到6万元,每月增加了1000多元。林场共有职工203人,其中,退休141人,在岗62人。这次改革核定该林场编制71人,林场可以马上招考急需的工程技术人员。
强大的改革红利,推动着这家林场在郴州市第一个全面实施“禁伐”措施,今年没要一根木材砍伐指标。在全市率先完成改革,6月9日已基本改革到位。
后续政策亟待跟进
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郴州资兴市天鹅山国有林场场长袁忠姜认为,各种为改革配套服务的后续政策要跟进,否则,改革的成果难以巩固。
天鹅山国有林场过去每年的木材砍伐收入只有400万元左右,但282名职工的林场(含退休人员),每年的各项开支达到1000万元左右。巨大的收支缺口,过去都是依靠国家的燃油补贴、生态公益林补助、种子园补贴等专项资金维持。今年燃油补贴已经取消,天鹅山林场仅此一项就减少补助性收入370万元。木材砍伐收入也会逐年减少。
天鹅山林场现有在岗在职职工104人,此次改革定编85人,富余人员内部消化。在编在岗人员经费全部纳入资兴市财政预算,对于一个县级市财政来说,无疑是笔沉重的负担。
天鹅山林场先后开发了名贵树种苗圃基地,药材基地。投资350万元完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开发打基础。
据此,袁忠姜提出,如果后续政策不跟进,现有的一些补助项目资金又已逐年减少,林场的发展怎么办?没有进一步的投入,林场的转型发展实际上也是举步维艰。不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地方财政能否兑现改革“保民生”的目标都有待检验。
由于长期缺乏对国有林场的大额投入,国有林场普遍面临着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债务化解的问题。一些林场代管村既没有享受到乡辖行政村的各种政策优惠,也没有得到林场的鼎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公共服务普遍落后于周边乡辖行政村。
怎样统筹推进郴州市国有林场改革,逐点攻破各种难题?看来,还需要时间和后续政策配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