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县积极发展油茶产业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5-05 00:00
信息来源:
一、基本情况
双峰县地处湖南省中部,辖16个乡镇、1个经开新区,896个村,30个居委会,194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5.47万,其中农业人口83.9万。国土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4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8.6万亩。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油茶发展战略机遇,突出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鼓励茶油精深加工,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油茶面积由2005年的5.3万亩增加到现在的8.6万亩,年产茶油量由300吨提高到现在的450吨。2013年,全县加工油茶600多吨,实现油茶产值5000多万元,全县林农人均收入400元。发展油茶产业已成为我县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我县是娄底市传统油茶主产区,目前全县油茶面积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二。2012年,曾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油茶重点产业县”。近年来,我县通过油茶良种引进、壮苗培育,优质高产林营造及集约经营,鼓励茶油精深加工,油茶产业发展开局良好,效益明显。
(一)坚持改造并举,建设油茶基地。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 油茶产业的有利契机,加快建设油茶基地,不断扩大油茶生产面积。一是大力改造低产林。对老残、劣质、低产林实施换冠或更新改造;对林相较齐、劣株较少的低产林,采取林地清理、整形修枝、深挖垦复、合理施肥等营林措施进行改造;对荒芜油茶林进行清理,保留良株,并适时进行补植。“十二五”期间,全县共低改油茶林2万亩。二是在历年造林中,我们十分注重调整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特别把油茶这一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作为林种结构调整主导树种,积极给予配套项目支持。2010年以来,全县依托退耕还林、世行项目、长防林、油茶林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新造油茶林2.5万多亩。
(二)以科技为支撑,提升经营水平。一是加强林业科技培训。先后举办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850人次,重点推广油茶间种、芽苗嫁接、高接换优等林业实用技术,使全县林业技术人员基本掌握了油茶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兴林、结对帮扶”和“四件实事”活动,培训农户1500户,要求助工以上林业技术人员主动帮扶1—2户农户发展油茶种植。据统计,全县共有油茶示范户500余户。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政策推动,重点打造印塘金塘、洪山亚家坪、甘棠木排、甘棠石洞等4个千亩油茶示范基地。基地建设除优先安排林业项目、落实资金外,再给予每亩100元的以奖代补。
(三)狠抓良种生产,培育繁育基地。一是积极加强与省林科所、中南林科院等研究机构进行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成功引进了湘林系列等油茶良种,提高了良种使用率。二是积极开展油茶良种收种,三是强化良种质量监管,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四证一签”的要求组织苗木引种,加强质量监管和苗木执法检查,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种苗质量。
(四)加强产品开发,提高市场竞争。一是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积极扶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湖南梧生无公害精练油有限公司与东方万事利有限公司等茶油产品开发与加工厂等扩建,努力打造知名品牌。。二是创新发展机制,积极引导油茶加工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认真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体、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为辅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及油茶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农委、林业、科技等单位为成员的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油茶产业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和监管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油茶产业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组织管理。先后下发了《双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双峰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政策文件,为油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建设,对营造油茶的投资者,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扶持。制定出台了《双峰县油茶发展专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县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发展,对油茶新造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00元;对低产油茶改造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00元;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的油茶加工企业,以奖代补20万元。同时,对于投资油茶产业发展的,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补助。
(三)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发展油茶产业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油茶产业发展新机制,引导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油茶产业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突出资源和品牌对外招商,引进外地客商来我县发展油茶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倾力打造“梧生茶油”绿色品牌,走出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
双峰县地处湖南省中部,辖16个乡镇、1个经开新区,896个村,30个居委会,1949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5.47万,其中农业人口83.9万。国土总面积17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04万亩,其中油茶林面积8.6万亩。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油茶产业发展,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油茶发展战略机遇,突出把发展油茶产业作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举措来抓,通过大力发展油茶种植,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引进和培育优良品种,鼓励茶油精深加工,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油茶面积由2005年的5.3万亩增加到现在的8.6万亩,年产茶油量由300吨提高到现在的450吨。2013年,全县加工油茶600多吨,实现油茶产值5000多万元,全县林农人均收入400元。发展油茶产业已成为我县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二、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我县是娄底市传统油茶主产区,目前全县油茶面积约占全市的五分之二。2012年,曾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油茶重点产业县”。近年来,我县通过油茶良种引进、壮苗培育,优质高产林营造及集约经营,鼓励茶油精深加工,油茶产业发展开局良好,效益明显。
(一)坚持改造并举,建设油茶基地。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 油茶产业的有利契机,加快建设油茶基地,不断扩大油茶生产面积。一是大力改造低产林。对老残、劣质、低产林实施换冠或更新改造;对林相较齐、劣株较少的低产林,采取林地清理、整形修枝、深挖垦复、合理施肥等营林措施进行改造;对荒芜油茶林进行清理,保留良株,并适时进行补植。“十二五”期间,全县共低改油茶林2万亩。二是在历年造林中,我们十分注重调整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特别把油茶这一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作为林种结构调整主导树种,积极给予配套项目支持。2010年以来,全县依托退耕还林、世行项目、长防林、油茶林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新造油茶林2.5万多亩。
(二)以科技为支撑,提升经营水平。一是加强林业科技培训。先后举办油茶栽培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850人次,重点推广油茶间种、芽苗嫁接、高接换优等林业实用技术,使全县林业技术人员基本掌握了油茶栽培管理实用技术。二是积极开展“科技兴林、结对帮扶”和“四件实事”活动,培训农户1500户,要求助工以上林业技术人员主动帮扶1—2户农户发展油茶种植。据统计,全县共有油茶示范户500余户。三是坚持示范带动、政策推动,重点打造印塘金塘、洪山亚家坪、甘棠木排、甘棠石洞等4个千亩油茶示范基地。基地建设除优先安排林业项目、落实资金外,再给予每亩100元的以奖代补。
(三)狠抓良种生产,培育繁育基地。一是积极加强与省林科所、中南林科院等研究机构进行信息交流与技术合作,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成功引进了湘林系列等油茶良种,提高了良种使用率。二是积极开展油茶良种收种,三是强化良种质量监管,严格执行有关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四证一签”的要求组织苗木引种,加强质量监管和苗木执法检查,维护市场秩序,确保种苗质量。
(四)加强产品开发,提高市场竞争。一是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原则,积极扶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油茶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湖南梧生无公害精练油有限公司与东方万事利有限公司等茶油产品开发与加工厂等扩建,努力打造知名品牌。。二是创新发展机制,积极引导油茶加工企业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认真探索以龙头企业带动为主体、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和种植大户为辅的油茶产业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及油茶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三、主要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县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农委、林业、科技等单位为成员的县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油茶产业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和监管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油茶产业工作,分管领导亲自抓组织管理。先后下发了《双峰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双峰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2020年)》等政策文件,为油茶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林业建设,对营造油茶的投资者,优先安排项目和资金扶持。制定出台了《双峰县油茶发展专项基金使用管理办法》,县政府每年拿出300万元用于油茶产业发展,对油茶新造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200元;对低产油茶改造100亩以上的每亩补贴100元;对新建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清洁化、自动化生产线的油茶加工企业,以奖代补20万元。同时,对于投资油茶产业发展的,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补助。
(三)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发展油茶产业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油茶产业发展新机制,引导企业和各种社会团体等积极参与油茶产业开发。扩大对外开放力度,突出资源和品牌对外招商,引进外地客商来我县发展油茶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并倾力打造“梧生茶油”绿色品牌,走出了“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