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阳县油茶产业发展之路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5-02-28 00:00
信息来源:
油茶是东方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 而油茶果榨出来的茶油则是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植物油料之一,被誉为“东方橄榄油”和“软黄金”。中国茶油产量占全球的90%以上,而我国近50%的茶油产量在湖南。桂阳县是湖南省油茶主产区之一,境内气候适宜,土壤条件良好,很适合油茶树的生长。当地农民栽培油茶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据考证,桂阳从明万历年间开始栽培茶树。全县油茶林面积最多时达45.9万亩,素有“油茶之乡”之誉。然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因生产技术落后、产销渠道不畅通等因素的影响,桂阳县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据2004年“十五”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显示,桂阳县油茶保存面积仍有18.8万亩,在全省重点油茶县中排名34位,但大部分为弃管、荒芜面积,亩产茶油达到10公斤以上的好林分不足1万亩,“油茶之乡”已名不符实。
200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全国油茶产业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国油茶林建设总面积达到6631万亩,其中新造2487万亩,改造4144万亩,使全国油茶保有总面积达到7018万亩。200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规划到2015年全省油茶面积发展到2000万亩,茶油产量达到50万吨,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以上,油茶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桂阳林业人敏锐的扑捉到一个信息:油茶产业的春天来了!他们迅速的达 共识:利用好现有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走出一条兴林富民的科学发展之路,重塑 “油茶之乡”!
政策有了,目标定了,桂阳林业人卯足了劲。
2008年底,桂阳县成立了“油茶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林业局专门设立了全县油茶产业管理办公室,此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鼓励油茶产业开发的政策,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用于今后5年扶持油茶开发;建成了2个全省的油茶良种基地建设项目:一个油茶良种采穗圃项目,可年采穗条100万根;一个油茶苗圃,年育良种苗200万株,2014年育苗达到300万株,完全满足了全县油茶开发用苗。为加大对全县油茶产业的技术服务力度,县林业局先后下发了《桂阳县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实施方案》、《2012年“油茶管理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了8期共计400人的技术培训。进一步规范油茶生产标准化技术流程,编制了《桂阳县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结合桂阳的自然条件对种子选择、种苗培育、栽培技术、管理技术、采收、贮藏等环节进行了技术统一。全局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大户进行分乡镇包干技术服务并终身负责。
桂阳县的“大动作”,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2011年,该县争取到了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项目资金1500万元,用于三年规划新造林90000亩、油茶低改155206亩; 同年,又争取到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油茶新造林项目,完成了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5000亩油茶造林的项目工程; 2012年至2013年争取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油茶丰产林基地示范项目,完成投资270万元、油茶造林3200亩的计划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油茶新造林5000亩油茶造林的项目工程。
引进新技术,引导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化,是桂阳县促进油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亮点。从2008年开始,该县采取“政府搭台、经济唱戏、市场运作、谋求双赢”方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将油茶生产作为一项特色、富民产业,进行大力推广。鼓励和安排火烧迹地、荒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量种植油茶,财政每年安排200余万元用于重点扶持和奖励。县林业局乘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春风,积极组织、发动、引导菜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采取以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由茶农民主推选“带头人”组建,茶农自愿加入专业合作社,政府和林业部门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无偿支持,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和“生产区+辖射区”的建设格局。同时,县林业局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把专家教授请进来,现场讲解相关知识,提高茶农生产技术;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学习外地的生产、管理先进经验,使全县油茶产业迅速形成了大面积、优品种、精加工、创品牌的林业经济产业链。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良的栽培土质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各地油茶企业纷纷落户桂阳,成为发展造林、产品精深加工的主力军。2011年,投资8000余万元、年产精茶油1万吨的湖南宏润绿色油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桂阳,目前,该县已经拥有宏润公司、天润健公司、佳宝油茶专业合作社等油茶企业12家。企业的进驻,带来了新生产、加工技术和管理理念,仅2008年全县就完成油茶低改面积2万余亩。据2014年造林面积统计,该县已完成油茶新造林面积6万余亩。其中宏润公司在和平镇、方元镇等地建成高标准造林1.5万余亩。2014年,方元岩流油茶加工企业进驻,使该县油茶加工力量进一步增强。
“搭帮党的政策好,搭帮县政府的大力扶持,搭帮县林业局的技术指导,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好收成!”在桂阳县桥市乡桐林村的佳宝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喜笑颜开地对我们说:“再也不去外面打工了!”目前,该合作社成员由刚成立时的10多户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560户。2013年,该合作社加工茶油1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为社员平均增收5000余元,其“舂陵”牌茶油卖到70元/公斤,供不应求。2014年,该合作社的3万余亩茶林全部挂果,其中近9000亩的老茶林经过技术改良后与新品种一样长势良好,硕果累累,每亩可摘茶桃300余公斤。现在才刚开始榨油,就已接到很多订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我们不知道熬了多少夜,白了多少头发,我现在看着这些茶果,就好像看着自己久别的儿女一样喜悦”望着硕果累累的油茶林,桂阳县林业局长罗邦富对我们说,“他们终于回来了!”是的,为了重振油茶雄风,桂阳林业人已付出了太多,但辛勤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据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桂阳县油茶林面积已达22.4万亩,仅2014年,22万亩新老油茶生产基地、30余家油茶合作社可产茶油160万公斤,实现产值1.3亿元,林农可人均增收1万元。如今,桂阳县油茶特色品牌已走进千家万户、享誉全国,桂阳县 “油茶之乡”已实至名归!
2009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全国油茶产业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国油茶林建设总面积达到6631万亩,其中新造2487万亩,改造4144万亩,使全国油茶保有总面积达到7018万亩。200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规划到2015年全省油茶面积发展到2000万亩,茶油产量达到50万吨,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以上,油茶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让桂阳林业人敏锐的扑捉到一个信息:油茶产业的春天来了!他们迅速的达 共识:利用好现有资源,做大做强油茶产业,走出一条兴林富民的科学发展之路,重塑 “油茶之乡”!
政策有了,目标定了,桂阳林业人卯足了劲。
2008年底,桂阳县成立了“油茶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在县林业局专门设立了全县油茶产业管理办公室,此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支持、鼓励油茶产业开发的政策,县财政拿出1000万元用于今后5年扶持油茶开发;建成了2个全省的油茶良种基地建设项目:一个油茶良种采穗圃项目,可年采穗条100万根;一个油茶苗圃,年育良种苗200万株,2014年育苗达到300万株,完全满足了全县油茶开发用苗。为加大对全县油茶产业的技术服务力度,县林业局先后下发了《桂阳县林业局油茶产业发展技术服务实施方案》、《2012年“油茶管理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组织了8期共计400人的技术培训。进一步规范油茶生产标准化技术流程,编制了《桂阳县油茶标准化生产技术流程》,结合桂阳的自然条件对种子选择、种苗培育、栽培技术、管理技术、采收、贮藏等环节进行了技术统一。全局所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油茶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大户进行分乡镇包干技术服务并终身负责。
桂阳县的“大动作”,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2011年,该县争取到了中央财政产油大县奖励项目资金1500万元,用于三年规划新造林90000亩、油茶低改155206亩; 同年,又争取到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油茶新造林项目,完成了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5000亩油茶造林的项目工程; 2012年至2013年争取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油茶丰产林基地示范项目,完成投资270万元、油茶造林3200亩的计划及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中央财政投资200万元、油茶新造林5000亩油茶造林的项目工程。
引进新技术,引导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市场化,是桂阳县促进油茶产业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亮点。从2008年开始,该县采取“政府搭台、经济唱戏、市场运作、谋求双赢”方式,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将油茶生产作为一项特色、富民产业,进行大力推广。鼓励和安排火烧迹地、荒山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量种植油茶,财政每年安排200余万元用于重点扶持和奖励。县林业局乘着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油茶低产林改造项目春风,积极组织、发动、引导菜农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采取以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由茶农民主推选“带头人”组建,茶农自愿加入专业合作社,政府和林业部门从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无偿支持,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和“生产区+辖射区”的建设格局。同时,县林业局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把专家教授请进来,现场讲解相关知识,提高茶农生产技术;组织相关人员走出去,学习外地的生产、管理先进经验,使全县油茶产业迅速形成了大面积、优品种、精加工、创品牌的林业经济产业链。
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良的栽培土质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使各地油茶企业纷纷落户桂阳,成为发展造林、产品精深加工的主力军。2011年,投资8000余万元、年产精茶油1万吨的湖南宏润绿色油业科技有限公司进驻桂阳,目前,该县已经拥有宏润公司、天润健公司、佳宝油茶专业合作社等油茶企业12家。企业的进驻,带来了新生产、加工技术和管理理念,仅2008年全县就完成油茶低改面积2万余亩。据2014年造林面积统计,该县已完成油茶新造林面积6万余亩。其中宏润公司在和平镇、方元镇等地建成高标准造林1.5万余亩。2014年,方元岩流油茶加工企业进驻,使该县油茶加工力量进一步增强。
“搭帮党的政策好,搭帮县政府的大力扶持,搭帮县林业局的技术指导,我们才能有今天的好收成!”在桂阳县桥市乡桐林村的佳宝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员们喜笑颜开地对我们说:“再也不去外面打工了!”目前,该合作社成员由刚成立时的10多户已经发展到现在的1560户。2013年,该合作社加工茶油100余吨,实现销售收入500余万元,为社员平均增收5000余元,其“舂陵”牌茶油卖到70元/公斤,供不应求。2014年,该合作社的3万余亩茶林全部挂果,其中近9000亩的老茶林经过技术改良后与新品种一样长势良好,硕果累累,每亩可摘茶桃300余公斤。现在才刚开始榨油,就已接到很多订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我们不知道熬了多少夜,白了多少头发,我现在看着这些茶果,就好像看着自己久别的儿女一样喜悦”望着硕果累累的油茶林,桂阳县林业局长罗邦富对我们说,“他们终于回来了!”是的,为了重振油茶雄风,桂阳林业人已付出了太多,但辛勤的汗水终于有了回报,据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桂阳县油茶林面积已达22.4万亩,仅2014年,22万亩新老油茶生产基地、30余家油茶合作社可产茶油160万公斤,实现产值1.3亿元,林农可人均增收1万元。如今,桂阳县油茶特色品牌已走进千家万户、享誉全国,桂阳县 “油茶之乡”已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