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县强化措施助力油茶产业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8-05 00:00
信息来源:
桃源县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县境内油茶资源丰富,现有油茶林64.7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6%,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四。每年油茶籽常规产量8600吨,茶油产量2300吨左右,油茶产值达1.3亿元,约占全县农业生产总值的2.5%。
2008年,桃源县被列为首批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试点县,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致力将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油茶产业县,全县油茶产业飞速发展。7年来,县内拥有新造低改优质油茶基地22.6万亩,占全县油茶面积的35%。发展50亩-100亩以上的大户123户,油脂加工企业5家,油茶专业合作社10家。去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桃源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2030年)》,提出了把油茶产业作为我县致富产业、支柱产业来抓。确立每年新造2万亩,低改3万亩,每年以5万亩的速度递增的油茶种植目标。力争实现3年以内产值20个亿,利税2个亿的财政目标,将桃源打造成湖南省油茶产业第一县。
依托项目,调优结构。近年来,主要依托现代农业油茶项目、油料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省级油茶专项资金项目、全国油茶示范基地项目等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400余万元,实行油茶新造5000亩,低改1万亩。通过为林农免费发放良种苗木,示范带动,大力提升油茶品质。目前,我县有部分林农在2009年新造的油茶已开始挂果,据统计,新造和低改后的品种比普通油 璨透?0斤左右,大大提高了茶油的经济效益。
依靠科技,加大培训。县林业局深入推进“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行动,采取科技特派员驻乡服务,科技人员为林农开展培训教育、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现场指导等多渠道、全覆盖的传授油茶栽培技术,按照每年建立科技示范村14个,建设科技示范户140户,辐射带动农户1400户的目标引领林农科技致富。去年,盘塘镇示范点采取油茶栽植前每个穴洞里铺有一层稻草和锯木屑的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成为全省大旱季节油茶存活率高的亮点。
扶持企业,壮大规模。搭建企业林地流转、林权抵押及资产评估、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项目资金向企业大户倾斜四大服务平台,企业注入资金集中开发,整体推进,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后有文源林业在太平桥、盘塘、架桥;三盟公司在漆河;冯鑫林木油茶专业合作社在龙潭等乡镇大规模进行新造低改,高标准建立新造示范基地3.47万亩,低改示范基地7.85万亩,促进油茶产业快速发展。
协会合作,多元投入。林农以林地入股,农户自主发展,采取分红收益的方式,成立油茶产业合作社,乡林业站发动群众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体连片开发,建立油茶连片种植农户个人档案,对连片种植的农户给予发放苗木、补助资金的方式,鼓励林农利用荒地、闲地、房前屋后成片栽种,每年全县以农户为单位集中连片点有100个,连片新造油茶3000亩。
提升品质,创优品牌。建龙头企业,富地方百姓。如:我县2009年引进的湖南文源林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发油茶基地建设、茶油脂加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该公司注册的“桃花源富硒山茶油”采用低温冷榨技术,不破坏茶油的营养成份,提高了产品品质。此外该公司还研发出食用、美容、药用等多个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该商标正申报为省级著名商标。全县有一定影响力的茶油生产企业除了文源林业以外,还有三盟、金山粮油、明月油脂等。
2008年,桃源县被列为首批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示范试点县,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致力将产业做大做强,打造油茶产业县,全县油茶产业飞速发展。7年来,县内拥有新造低改优质油茶基地22.6万亩,占全县油茶面积的35%。发展50亩-100亩以上的大户123户,油脂加工企业5家,油茶专业合作社10家。去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桃源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0年-2030年)》,提出了把油茶产业作为我县致富产业、支柱产业来抓。确立每年新造2万亩,低改3万亩,每年以5万亩的速度递增的油茶种植目标。力争实现3年以内产值20个亿,利税2个亿的财政目标,将桃源打造成湖南省油茶产业第一县。
依托项目,调优结构。近年来,主要依托现代农业油茶项目、油料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省级油茶专项资金项目、全国油茶示范基地项目等每年整合项目资金1400余万元,实行油茶新造5000亩,低改1万亩。通过为林农免费发放良种苗木,示范带动,大力提升油茶品质。目前,我县有部分林农在2009年新造的油茶已开始挂果,据统计,新造和低改后的品种比普通油 璨透?0斤左右,大大提高了茶油的经济效益。
依靠科技,加大培训。县林业局深入推进“百县千村万户”林业科技进村入户示范行动,采取科技特派员驻乡服务,科技人员为林农开展培训教育、发放资料、上门服务、现场指导等多渠道、全覆盖的传授油茶栽培技术,按照每年建立科技示范村14个,建设科技示范户140户,辐射带动农户1400户的目标引领林农科技致富。去年,盘塘镇示范点采取油茶栽植前每个穴洞里铺有一层稻草和锯木屑的技术措施,大大提高了抗旱能力,成为全省大旱季节油茶存活率高的亮点。
扶持企业,壮大规模。搭建企业林地流转、林权抵押及资产评估、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项目资金向企业大户倾斜四大服务平台,企业注入资金集中开发,整体推进,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后有文源林业在太平桥、盘塘、架桥;三盟公司在漆河;冯鑫林木油茶专业合作社在龙潭等乡镇大规模进行新造低改,高标准建立新造示范基地3.47万亩,低改示范基地7.85万亩,促进油茶产业快速发展。
协会合作,多元投入。林农以林地入股,农户自主发展,采取分红收益的方式,成立油茶产业合作社,乡林业站发动群众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集体连片开发,建立油茶连片种植农户个人档案,对连片种植的农户给予发放苗木、补助资金的方式,鼓励林农利用荒地、闲地、房前屋后成片栽种,每年全县以农户为单位集中连片点有100个,连片新造油茶3000亩。
提升品质,创优品牌。建龙头企业,富地方百姓。如:我县2009年引进的湖南文源林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开发油茶基地建设、茶油脂加工、产品研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该公司注册的“桃花源富硒山茶油”采用低温冷榨技术,不破坏茶油的营养成份,提高了产品品质。此外该公司还研发出食用、美容、药用等多个系列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目前该商标正申报为省级著名商标。全县有一定影响力的茶油生产企业除了文源林业以外,还有三盟、金山粮油、明月油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