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4-04-17 00:00
信息来源:
截止目前,我县现有枣树面积达5万余亩,其中去冬今春,新造枣树面积1.5万亩,今年,枣树投产面积达1.6万亩,产量可达1.6万吨,产值可达4亿元。枣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措施有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组织领导有力
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枣业发展的三个文件,即《祁东县2011-2015年枣产业发展规划》、《祁东县2011-2015年枣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枣产业扶持奖励办法的意见》。成立了县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副调研员、县农办主任、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财政、发改、科技、移民、农业、林业、水务、农开办、国土、扶贫办、科技、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邮政银行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枣产业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县农办作为全县枣业发展的牵头协调单位,县林业局作为枣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县林业局。
2、宣传发动广泛
一是会议宣传,在每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领导安排部署了枣产业工作,强调了抓枣业工作的决心,在每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把枣业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和相关单位;二是媒体推介,每到枣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我县广泛利用报刊、电视、网站等传媒,加强枣业先进种植方法和致富典型的宣传;三是组织形式多样 宣传发动,如到枣果成熟时期,采取组织品果会、支部书记现场观摩会、祁东酥脆枣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闻发布会等多样形式,宣传祁东酥脆枣,提升品牌形象。
3、扶持政策到位
县政府加大了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每年“千万资金、千万项目”的要求,力争在5年内,每年投入1000万的扶持资金和1000万元的项目,扶持枣业生产,全县每年共整合了8个部门的资金,其中扶贫办120万元,林业局170万元,水务局40万元,农开办40万元,移民局70万元,发改局70万元,国土局70万元,科技局20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对全县种植户采取以下奖励扶持政策:一是凡种植1亩以上的,无偿提供枣苗;二是规模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提供配套灌溉设施建设;三是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发放技术资料;四是每年奖励一定数量的优秀种植户,每户奖金1000元。2014年3月,县政府下文对农技推广队伍未解决财政拨款的工作人员,凡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经考核属实的,给予解决财经拨款。
4、示范效应带动
2011年,我县在风石堰镇紫冲、读书、上坪等三个村,以新丰果业公司为龙头,创办了祁东酥脆枣科技种植示范基地600余亩,该基地质量建设标准高,栽培方法先进,枣果产量高、品质优,30多位种植户近2年均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到该基地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效应。同时,各乡镇也创办了5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枣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5、多种模式发展
一是大户承包的模式,大户流转群众土地,采取承包租赁土地的办法,自己出资种植、管护,风险自担,目前,我县枣树种植大户有300余户;二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公司出资建好枣树基地,然后返租给种枣能人,公司负责回收枣果,我县从事果树种植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有1家,即祁东县新丰果业有限公司;三是合作社的形式,合作农户或以土地入股,或以资金入股,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商标,统一定价出售,统一分配收益,至今为止,我县枣业种植合作社有22家;四是家庭单户种植,自产自销。
6、科技服务到位
一是定期举办培训班。每年由县枣业办组织全县种枣户定期举办2-3次技术培训班,室内培训与现场讲解相结合;二是组织编写《祁东酥脆枣高效栽培技术》、《祁东酥脆枣生产日志》等资料,制作栽培技术光盘,发放到每个种枣户手中;三是定点跟踪服务。林业部门与新丰果业公司技术人员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法,在枣树生产的关键环节,深入农户枣园定点跟踪全程服务,现场向种枣户讲解栽培技术要领;四是编发技术服务短信。县枣业办收集好种枣户手机号码,及时编发枣树管理栽培技术要点;五是打造枣业生产升级版。要把枣业生产从前几年的追求规模数量和粗放式经营,提升到科学管理、打造精品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发展枣业生产,加强设施栽培,科技研发利用,使种植户生产出有机无公害、绿色环保的枣果;六是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目前,我县已建枣果贮藏保鲜库3座,继续鼓励引导相关企业、合作社和生产经营大户新建枣果贮藏保鲜库5-10个。着力枣果保健、药用功能深度开发,培育发展枣果精深加工企业1-2个。
1、组织领导有力
县政府先后出台了枣业发展的三个文件,即《祁东县2011-2015年枣产业发展规划》、《祁东县2011-2015年枣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枣产业扶持奖励办法的意见》。成立了县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分管农业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政府副调研员、县农办主任、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财政、发改、科技、移民、农业、林业、水务、农开办、国土、扶贫办、科技、农行、农发行、信用联社、邮政银行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县枣产业化建设的组织领导。县农办作为全县枣业发展的牵头协调单位,县林业局作为枣业发展的责任主体单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县林业局。
2、宣传发动广泛
一是会议宣传,在每年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县委、县政府领导安排部署了枣产业工作,强调了抓枣业工作的决心,在每年农村工作会议上,把枣业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乡镇和相关单位;二是媒体推介,每到枣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我县广泛利用报刊、电视、网站等传媒,加强枣业先进种植方法和致富典型的宣传;三是组织形式多样 宣传发动,如到枣果成熟时期,采取组织品果会、支部书记现场观摩会、祁东酥脆枣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闻发布会等多样形式,宣传祁东酥脆枣,提升品牌形象。
3、扶持政策到位
县政府加大了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按照每年“千万资金、千万项目”的要求,力争在5年内,每年投入1000万的扶持资金和1000万元的项目,扶持枣业生产,全县每年共整合了8个部门的资金,其中扶贫办120万元,林业局170万元,水务局40万元,农开办40万元,移民局70万元,发改局70万元,国土局70万元,科技局20万元,县财政补助资金400万元。对全县种植户采取以下奖励扶持政策:一是凡种植1亩以上的,无偿提供枣苗;二是规模连片种植50亩以上的,提供配套灌溉设施建设;三是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发放技术资料;四是每年奖励一定数量的优秀种植户,每户奖金1000元。2014年3月,县政府下文对农技推广队伍未解决财政拨款的工作人员,凡连片种植100亩以上的,经考核属实的,给予解决财经拨款。
4、示范效应带动
2011年,我县在风石堰镇紫冲、读书、上坪等三个村,以新丰果业公司为龙头,创办了祁东酥脆枣科技种植示范基地600余亩,该基地质量建设标准高,栽培方法先进,枣果产量高、品质优,30多位种植户近2年均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到该基地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效应。同时,各乡镇也创办了50亩以上的示范基地,以示范基地带动农户,枣树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5、多种模式发展
一是大户承包的模式,大户流转群众土地,采取承包租赁土地的办法,自己出资种植、管护,风险自担,目前,我县枣树种植大户有300余户;二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公司出资建好枣树基地,然后返租给种枣能人,公司负责回收枣果,我县从事果树种植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有1家,即祁东县新丰果业有限公司;三是合作社的形式,合作农户或以土地入股,或以资金入股,统一种植,统一管护,统一商标,统一定价出售,统一分配收益,至今为止,我县枣业种植合作社有22家;四是家庭单户种植,自产自销。
6、科技服务到位
一是定期举办培训班。每年由县枣业办组织全县种枣户定期举办2-3次技术培训班,室内培训与现场讲解相结合;二是组织编写《祁东酥脆枣高效栽培技术》、《祁东酥脆枣生产日志》等资料,制作栽培技术光盘,发放到每个种枣户手中;三是定点跟踪服务。林业部门与新丰果业公司技术人员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的方法,在枣树生产的关键环节,深入农户枣园定点跟踪全程服务,现场向种枣户讲解栽培技术要领;四是编发技术服务短信。县枣业办收集好种枣户手机号码,及时编发枣树管理栽培技术要点;五是打造枣业生产升级版。要把枣业生产从前几年的追求规模数量和粗放式经营,提升到科学管理、打造精品的高度上来认识和发展枣业生产,加强设施栽培,科技研发利用,使种植户生产出有机无公害、绿色环保的枣果;六是延伸产业发展链条。目前,我县已建枣果贮藏保鲜库3座,继续鼓励引导相关企业、合作社和生产经营大户新建枣果贮藏保鲜库5-10个。着力枣果保健、药用功能深度开发,培育发展枣果精深加工企业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