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市绿色娄底建设工作扎实推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12-30 00:00
信息来源:
冷水江市认真贯彻落实《绿色湖南建设纲要》扎实推进绿色娄底建设工作。
全面抓好社会发展工作。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振强锑业等7家锑品冶炼企业烟气脱硫项目削减二氧化硫5000余吨,污水处理厂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120余吨、氨氮52吨,唐人生态养殖粪污治理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13.2吨、氨氮3.4吨。华银电力金电的2#机组烟气脱硝工程、冷钢1#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建成投运。二是重金属污染物减排。我市共关闭淘汰涉重金属企业83家。完成涉重金属企业污染治理项目17个。经核算,我市铅、汞、镉、铬、砷等五种重金属2007年排放量为717.1千克,同2007年相比,目前五种重金属排放量减少了256千克,减少量达到35.7%。三是水资源管理。通过严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设置、严格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实现全市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8.85立方米。四是建筑节能。冷水江市新行政中心办公楼获批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我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已达100%,施工阶段城区已达96%。五是城镇污水处理。2013年,共发放排水许可证7个。污水处理厂运转正常,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B类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5.7%,超出年度任务指标10.7个百分点。六是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013年我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为87978吨,完成无害化处理 罾?4194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7%。七是绿色工程。华新水泥(冷水江)公司于2013年12月10日顺利通过省清洁生产推进工程审核,并获得省经信委清洁生产补助资金2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完成投资1528万元,5月17日完成县级竣工验收工作,6月13日完成省级考评合格。森林和湿地系统完成提质。落实“一卡通”、管住“一把刀”、防治“一条虫”,完成28.5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完成三边绿化1.1万亩;完成湿地保护与植被修复,新增保护面积135.51公顷,新增保护率达15%。
突出抓好重点工程。一是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截止到11月21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清洁能源推广1682户,完成年任务133%。二是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我市“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落户岩口镇金星村,金星村结合该村的农业结构、农民种养习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完成了清洁工程建设项目任务,示范区农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三是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督。开始试运行药品流向远程监控系统,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检查涉药涉械单位385家、基本药物使用单位195家、疫苗使用单位177家、“两非”药品经营使用单位26家,检查覆盖率100%。实现了监管部门与行政相对人的实时互动,提高监管效能。四是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各校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阵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生态文明纳入了德育教学计划,冷水江市第五中学完成“生态文化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
全面抓好社会发展工作。一是主要污染物减排。振强锑业等7家锑品冶炼企业烟气脱硫项目削减二氧化硫5000余吨,污水处理厂新增削减化学需氧量120余吨、氨氮52吨,唐人生态养殖粪污治理项目削减化学需氧量13.2吨、氨氮3.4吨。华银电力金电的2#机组烟气脱硝工程、冷钢1#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建成投运。二是重金属污染物减排。我市共关闭淘汰涉重金属企业83家。完成涉重金属企业污染治理项目17个。经核算,我市铅、汞、镉、铬、砷等五种重金属2007年排放量为717.1千克,同2007年相比,目前五种重金属排放量减少了256千克,减少量达到35.7%。三是水资源管理。通过严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排污口设置、严格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实现全市主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5%。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28.85立方米。四是建筑节能。冷水江市新行政中心办公楼获批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我市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执行率设计阶段已达100%,施工阶段城区已达96%。五是城镇污水处理。2013年,共发放排水许可证7个。污水处理厂运转正常,出水水质达到了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B类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为85.7%,超出年度任务指标10.7个百分点。六是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013年我市生活垃圾清运总量为87978吨,完成无害化处理 罾?4194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7%。七是绿色工程。华新水泥(冷水江)公司于2013年12月10日顺利通过省清洁生产推进工程审核,并获得省经信委清洁生产补助资金2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完成投资1528万元,5月17日完成县级竣工验收工作,6月13日完成省级考评合格。森林和湿地系统完成提质。落实“一卡通”、管住“一把刀”、防治“一条虫”,完成28.5万亩生态公益林保护建设。完成三边绿化1.1万亩;完成湿地保护与植被修复,新增保护面积135.51公顷,新增保护率达15%。
突出抓好重点工程。一是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截止到11月21日,全市累计完成农村清洁能源推广1682户,完成年任务133%。二是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我市“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项目落户岩口镇金星村,金星村结合该村的农业结构、农民种养习惯、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地完成了清洁工程建设项目任务,示范区农民居住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三是基本药物质量安全监督。开始试运行药品流向远程监控系统,开展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检查涉药涉械单位385家、基本药物使用单位195家、疫苗使用单位177家、“两非”药品经营使用单位26家,检查覆盖率100%。实现了监管部门与行政相对人的实时互动,提高监管效能。四是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各校充分利用宣传橱窗、文化长廊、校园广播站、校园网等阵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宣传,生态文明纳入了德育教学计划,冷水江市第五中学完成“生态文化教育示范校”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