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市“绿色张家界建设”课题调研组来桑植县进行调研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4-28 00:00
信息来源: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绿色湖南建设纲要》及政府相关部门责任分工方案,根据市委政府领导指示,市委政研室、市林业局于4月25日和4月26日在桑植县进行为期两天的“绿色张家界建设”课题调研。桑植县县委和县政府分管林业领导,县农办、发改局、财政局、林业避、环保局、住建局、教育局、卫生局、科技局、人社局、质监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瑞塔铺镇政府、八大公山管理处、四门岩林场、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负责人与调研组一同召开了座谈会。4月26日调研组到峰峦溪森林公园的森林生态旅游、康华棕叶开发有限公司林产品加工实地调研。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桑植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履行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职责,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张家界、生态桑植”。
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桑植县扎实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工程、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林业项目建设,生态脆弱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全面加强。 实加强了公益林管理工作,完成了全县154.2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的兑现,及时发放公益林补偿基金1496.6万元;对全县木材经营加工场所进行了清理。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在防火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积极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查处森林火灾案件。积极预防松材线虫病,强化林业有害防治检疫工作措施,确保林区秩序安全稳定。我县多次开展了“绿剑”、“猎鹰”等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了违法征占用林地、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建设绿色张家界、生态桑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奠定了基础。
三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有序开展。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驯养(培植)和经营利用管理。促进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四是扎实开展油茶产业建设,促进林农增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油茶基地建设,扩大加工规模,推进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五是积极开展花卉苗木培育,搞活农村经济。充分发挥本地自然树种优势,采用科学的生产经营措施和管理办法,坚持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既促进了林农增收,又为桑植县林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优良种苗,促进林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是狠抓林下产业经济建设,培养新的增长极。目前,桑植县以林禽、林畜、林药等养殖和培育、林下采集、林下特色种植和森林旅游为特征的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形成规模的公司如张家界康华实业有限公司,采集、加工若叶,年生产经营3000万吨,产值3220万元。张家界九天食品有限公司,采集、加工葛根、香椿、蕨菜、山竹笋等,年产量2186吨,产值3345万元。张家界惊梦酒业有限食品公司,采集刺根、竹,加工酒、竹工艺品,产值达2350万元。万祥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张家界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中药材种植面积668公顷,年产量500吨,产值达2100万元,已与955个种植户签订了种植及购销合同。
七是积极开展森林碳汇基地建设,增强林业效益。森林碳汇教育基地建设是张家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桑植县积极建设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珍稀植物园,积极开发建设洪家关实竹坪村森林生态旅游村,积极引进凯迪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湖南茂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嘉汉板业(湖南)营林有限公司、浙江省馨安县红林工艺品厂等涉林公司,流转林地30多万亩。通过流转林地权,放活经营权,激活了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一方面促进林农增收,发挥林业经济效应,另一方面积累大量的森林碳汇,发挥生态效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桑植县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履行造林绿化,森林资源保护职责,深入开展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构建“绿色张家界、生态桑植”。
一是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桑植县扎实开展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先后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工程、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等林业项目建设,生态脆弱地区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森林资源保护全面加强。 实加强了公益林管理工作,完成了全县154.2万亩生态公益林补偿基金的兑现,及时发放公益林补偿基金1496.6万元;对全县木材经营加工场所进行了清理。加强森林火灾防控,在防火期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落实一把手负责制,积极组织扑救森林火灾,查处森林火灾案件。积极预防松材线虫病,强化林业有害防治检疫工作措施,确保林区秩序安全稳定。我县多次开展了“绿剑”、“猎鹰”等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了违法征占用林地、乱砍滥伐、乱捕滥猎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建设绿色张家界、生态桑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奠定了基础。
三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利用有序开展。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野生动植物驯养(培植)和经营利用管理。促进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四是扎实开展油茶产业建设,促进林农增收。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油茶基地建设,扩大加工规模,推进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五是积极开展花卉苗木培育,搞活农村经济。充分发挥本地自然树种优势,采用科学的生产经营措施和管理办法,坚持走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既促进了林农增收,又为桑植县林业产业化建设提供优良种苗,促进林业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六是狠抓林下产业经济建设,培养新的增长极。目前,桑植县以林禽、林畜、林药等养殖和培育、林下采集、林下特色种植和森林旅游为特征的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形成规模的公司如张家界康华实业有限公司,采集、加工若叶,年生产经营3000万吨,产值3220万元。张家界九天食品有限公司,采集、加工葛根、香椿、蕨菜、山竹笋等,年产量2186吨,产值3345万元。张家界惊梦酒业有限食品公司,采集刺根、竹,加工酒、竹工艺品,产值达2350万元。万祥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张家界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中药材种植面积668公顷,年产量500吨,产值达2100万元,已与955个种植户签订了种植及购销合同。
七是积极开展森林碳汇基地建设,增强林业效益。森林碳汇教育基地建设是张家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森林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桑植县积极建设峰峦溪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珍稀植物园,积极开发建设洪家关实竹坪村森林生态旅游村,积极引进凯迪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湖南茂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嘉汉板业(湖南)营林有限公司、浙江省馨安县红林工艺品厂等涉林公司,流转林地30多万亩。通过流转林地权,放活经营权,激活了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育林的积极性,一方面促进林农增收,发挥林业经济效应,另一方面积累大量的森林碳汇,发挥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