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衡山”建设结硕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3-01-11 00:00
信息来源:
近年来,衡山县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积极推进“文明奥区、生态衡山”建设,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成果不断巩固,全县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林权改革成果逐步显现,林业产业加速发展。2012年,该县成功跻身全省48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和36个毛竹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
近年来,衡山县按照建设“山川秀美新衡山”、“山水宜居生态城市”的目标,县四大家领导每年“3.12”带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建立起“行政搬迁林”、“共青团林”等一批义务植树示范点,在全县掀起了“义务植树,建设生态衡山”热潮。抓住机遇,整合资金,先后争取了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长防林工程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从2009年起,县政府“花小钱买大生态”,先后推行了绿化费财政代扣、预算经费弥补紫金山森林公园采伐收入、调剂资金补助新造林、低改、抚育等措施;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启动了“衡山竹海风情园”、萱洲“四季花海”等林业旅游项目建设;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林业产业发展,全县涌现了九龙油脂、神奇竹木、小柏杨农牧等一批林业产业项目。
为进一步强化资源保护,该县从2009年起历时三年全面完成集体林改制度改革,林业重心实现从生产木材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提升森林防火的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实现连续5年清明节零火灾发生率;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理编制林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服务、管理、执法一体化;开展了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征滥占等现象得到遏制。
通过努力,衡山县生态建设、城市品位、产业发展得到平衡发展。全县有16万亩楠竹基地、13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有7家省级、31家市级和108家县级园林式单位;每年由“一卡通”直补到户林业惠农资金达1500万元。截至去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46.44%、森林蓄积量113.28万立方米,恢复到2008年冰雪灾害前水平。
近年来,衡山县按照建设“山川秀美新衡山”、“山水宜居生态城市”的目标,县四大家领导每年“3.12”带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建立起“行政搬迁林”、“共青团林”等一批义务植树示范点,在全县掀起了“义务植树,建设生态衡山”热潮。抓住机遇,整合资金,先后争取了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长防林工程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从2009年起,县政府“花小钱买大生态”,先后推行了绿化费财政代扣、预算经费弥补紫金山森林公园采伐收入、调剂资金补助新造林、低改、抚育等措施;同时加大招商力度,启动了“衡山竹海风情园”、萱洲“四季花海”等林业旅游项目建设;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非公林业产业发展,全县涌现了九龙油脂、神奇竹木、小柏杨农牧等一批林业产业项目。
为进一步强化资源保护,该县从2009年起历时三年全面完成集体林改制度改革,林业重心实现从生产木材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提升森林防火的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实现连续5年清明节零火灾发生率;加强林地资源管理, 理编制林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实现服务、管理、执法一体化;开展了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征滥占等现象得到遏制。
通过努力,衡山县生态建设、城市品位、产业发展得到平衡发展。全县有16万亩楠竹基地、13万亩油茶基地、5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有7家省级、31家市级和108家县级园林式单位;每年由“一卡通”直补到户林业惠农资金达1500万元。截至去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46.44%、森林蓄积量113.28万立方米,恢复到2008年冰雪灾害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