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县:积极探索改革 全面禁伐林木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9-29 00:00 信息来源:
  新田肥源、大湾两个国有林场分别始建于5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位于县城的东北部,地处山区与丘陵区的交界地带。是金陵、两江口、肥源三大水库和日东、日西河的活水源头,又是县城抵御北风的一道生态屏障,区位优势极为重要。两场经营总面积25987亩,森林蓄积量8633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3%。在职职工83人,退休43人。建场以来,在历届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林场干部职工以场为家,艰苦创业,为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繁荣林区经济、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为国家木材供给和税收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实行以消耗木材资源维持简单再生产,自收自支的企业化管理体制,经营机制不活,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欠帐大,负债沉重。2008年的冰灾更是导致资源总量急剧下降,林场经济雪上加霜,经济发展举步维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作出了《关于大力弘扬“南有新田”精神,着力打造绿色生态新田的决定》,实施绿色赶超发展战略,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在国有林场全面改革还未正式启动的情况下,该县率先探索,从2012年起将肥源、大湾两个国有林场全面禁止采伐,实行封山育林,林场职工放下斧头砍树、拿起锄头造林。尽最大努力种好林场的山,育好林场的林,管好林 的树。把植树造林、培育管护和森林防火作为林场的根本任务,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其具体做法:一是改变林场体制。将两个国有林场按公益事业单位管理,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按前三年木材平均收入,县财政每年给予定额补助,确保林场职工的工资发放。二是建立健全林场的内部管理制度,特别是改革劳动人事管理制度,借事业单位改革之机,重新核定和合理设置岗位。妥善安置富余人员,全面贯彻落实能上能下的用人导向。所有林场职工实行聘用、合同管理,采取定职责、定任务、定报酬、定奖罚,充分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三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通过增加转移支付资金、燃油补助资金、育林资金和抚育资金,培育管护好林场林木,不断增强林场发展后劲。四是妥善化解债务,消除不稳定因素,使林场轻装上阵。对国有林场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务,由财政豁免。林场原来拖欠的银行贷款,停息挂帐,逐步核消。原来拖欠职工和退休人员欠款,林场自主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在2年内还清。五是加强对国有林场的领导。林业、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经常性的加强对林场各环节的检查和督促。为林场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新田县:积极探索改革 全面禁伐林木

675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