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县群策群力 根除火患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2-06-06 00:00 信息来源:
  衡东县大桥镇地处衡东县北部边陲,有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林地面积5.2万亩,耕地面积1.6万亩,是一个山多田少森林资源比较丰富的乡镇。林地多,森林防火的压力也很大。多年来,为切实做好“森林防火”这篇文章,历届党委、政府殚精竭虑,积极谋划,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森林防火办法,构建了一套高效的防火体系。主要作法是:
  一、造林“促”防
  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价值导向,利益驱动。要做好防火工作,最关键的深入挖掘山地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多年来,以消灭“宜林荒山”为主题,以营造“绿色生态银行”为主线,积极开展造林绿化工作。
  积极争取上级政策的支持,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该镇和平村就作为市林业局的实验区,开辟了“杉木林无性繁殖基地”。在这里,市林业局的领导与科研人员在和平建立林场,积极投入,开山造林,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万亩杉木林基地,给大桥林业发展注入了一支强心剂。进入90年代后,党委、政府又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三边造林等党的利民惠民政策,积极引导村民造林,每年造林都在2000亩以上,大桥的砍伐迹地、火烧迹地,都得到了新造与更新,林木蓄积量达到12万立方。
  林木的增加,造林的效益也日益凸现 90年代初,每年林木创造的价值都以数百万递增。村级公益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完善,大桥是全县第一个率先完成农电网改造,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的乡镇,水利设施,信息渠道,改水改厕,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等新农村建设项目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无不得益于森林这个“绿色银行”的馈赠。在享受这些公益设施的同时,部分村积极为群众提供免费医保,困难户救助。还率先把山权作为股份,每次林木出让都预留“分红”分到千家万户,让我们的群众直接感受山的恩赐,让群众切实认识到山的价值,分享来自山的利益。
  正是利用价值杠杆,让大桥的群众形成了“烧山就是烧钱”的理念,给我们的森林防火工作营造了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造林与防火在大桥镇实现了辩证的统一。
  二、宣传“导”防
  针对该镇是重点林区乡镇,森林覆盖面积大,防火任务重的实际情况。该镇结合实际,注重实效,从形式上不断创新,扩大了防火宣传的教育面,全镇人民群众护林防火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一是在乡镇街道人口聚集地段、主要路口醒目位置设置了永久性的宣传标语并悬挂了20余条宣传横幅,同时各村还刷写了永久性的石灰字20条。二是加大对中小学生的防火知识教育的力度,上好一堂公开课,发好一封公开信。通过上森林防火教育课让学生受触动、受教育。并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宣传森林防火知识,达到“教育一学生,触及全家人”的。三是在清明节前后及其它重要节假日,各村森林防火员到重点山头、路口巡逻,每隔半小时鸣锣喊话,乡镇还安排了一台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内来回宣传和赶集定点宣传,做到不留死角,宣传到村、组、冲、各重要山头和坟头。四是为每户农户发放了森林防火公开信,森林防火紧急通知、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知识和张贴禁火令等宣传资料8000余份,张贴红纸标语200条。并要求每户农户挑选一句通俗易懂的森林防火标语制成门板报,促使农户时刻牢记森林防火标语制作成门板报,促使农户时刻牢记森林防火的重要性;五是在主要山头、重点路口设置固定森林防火宣传警示牌。加大宣传力度,使森林防火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体制“预”防
  为了进一步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该镇及时召开镇、村干部和专职护林防火员会议,签订了责任状,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形成了脱产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组长包户,防火信息包重点对象的“四级”防火责任体系,明确了职责范围,强化了防火意识。同时,为了工作做细、做实,镇党委、政府要求广大镇村干部要做到“三到”,即宣传到户、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同时提出“四个一”,“四严”。四个一即一台宣传车,发放好一份公开信,写好一块门板报,竖好一块警示牌。“四严”即严明纪律,从4月1号—4月10号,机关干部一律取消休假,必须在镇签到,到村住宿;村干部和护林防火员必须坚守岗位,不脱岗、漏岗,否则按年初责任状和《森林防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处理和问责。严格要求、即实行清明节森林防炎工作单项考核,时间要求在4月1日—5月1日,对没有发生森林火灾的村,村给予奖励镇、村干部每人300元;对发生一起森林火灾的村,驻点干部和村干部每人罚600元;护林防火员按照责任状和护林防火员管理办法予以处罚。严防死守、凡晴天,护林防火员要鸣锣禁火,巡山护山,镇、村干部要把守重点地段、重要山头、坟头,对清明扫墓人员要实行专人登记和采取交纳押金等形式进行严防死守。严厉打击、镇村巡逻队对发现野外用火予以坚决查处,该罚就罚,对森林火灾肇事者一律实行依法打击,从严、从快、从重处理,该抓就抓,做到了不求情、不隐瞒、不包庇,决不姑息养奸,心慈手软。
  四、扑火“补”防
  “防打”结合,消除隐患。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任何时候不能松懈、麻痹大意。为了进一步做好预防和森林防火的扑救工作。首先组建了30人的应急分队,各村也成立了10人以上的扑火队伍,每人配备一套迷彩服,一把弯刀。同时把全镇21个村按照就近地形原则分6个片,组织6个片扑火队员进行扑火知识培训,村与村之间还建立了森林防火“共防共建、联防联治”的防火机制,做到多方联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共同开展防火工作,使防火区域得到延伸,为防火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遇有火情,可以立即组织赶赴火场进行科学扑救山火。在火险期内,坚持领导在岗带班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同时在各村聘请了1名森林防火巡查员,加强了对重点火险林区实行全天候不间断监控,对主要路口、山头对扫墓人员实行进出登记,严格管控。以及对聋、哑、痴、呆人员进行教育和跟踪管理 ,消除一切火灾隐患,形成 了“人看人、人防人、人管人、人守人”的防火格局。再是制订了防火应急预案,提高山火应急处置能力。一旦发现火情,结合预案方案,立即起动森林防火工作预案,提高科学扑救能力,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在最小范围内予以控制和扑灭,真正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五、惩处“辅”防
  对发生的每一次山火,镇林业站工作人员及时深入火场,查明火情发生的原因,做到案件原因没查清不放过,群众没受到教育不放过,肇事者没惩处不放过,领导责任没追究不敢过,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方的效果。2010年,瑶理村一农户由于烧田埂引发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20余亩。事后,镇林业站对该肇事者处罚8000元。同时,让其本人拿起铜锣对本村的群众进行挨家挨户的森林防火宣传,即达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同时也让群众更加了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
  

衡东县群策群力 根除火患

67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