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林下经济发展迅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1-07-19 00:00 信息来源:
  慈利县是省重点林区县之一,林业用地面积371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71%,是耕地面积57万亩的6.5倍多,但历史以来林业生产低下。近几年,通过发展林下经济,提高了林业综合效益,据不完全统计,林下经济发展较快的乡镇,每亩林地年平均综合产出由原来的37元提高到52元。
  据调查,慈利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采取林农、林禽、林草、林畜、林蜂、林游、复合等七大模式。林农模式主要包括林粮、林油间作和林菜间作等。如零阳镇琵琶村在杨树林中,发展林棉间作和林麦间作,8年间作的粮棉和林木总收入达17120元,平均每年亩收入2140元。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带“野”字的农作物更受消费者热爱,荞、蕨、儿菜、笋、椿等成为桌上宠儿,东岳观华岳山的大萝卜、大白菜,高峰、洞悉的辣椒被市场誉称为高山无污染的好蔬菜。林禽模式。利用森林生产市场畅销的带“土”字的畜禽产品,丛林养鸡不易生病而且所产鸡蛋比普通鸡蛋高出15-50%。同时,鸡粪还可以为树木提供肥料,实现了林“养”鸡、鸡“育”林。苗市镇刘军的三怪养鸡场在340亩林地内养殖鸡肉鸡2万只,鸡肉和鸡蛋价格比圈养鸡高出15-25%,百只鸡年净收入2300-2600元,平均每亩林地养鸡增收700多元。林草(药)模式。利用林地种植黄柏、黄连、天麻、杜仲、黄姜、苦蒿、五倍子等。溪口镇农民在造林林地中间种植黄姜,亩产值达500元。林畜模式。林下种植 草发展养殖业,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湘西黄牛一度成为我县畜牧业的主打品牌,目前仍有农民在林下放养或圈养牛羊。林蜂模式。利用丰富的植物种类发展林下养蜂,高峰乡成立蜂蜜合作社,已有200多户农民养殖中蜂,有大户20余户,养殖中蜂6000多群,效益显著。林游模式。以森林景观作为旅游景点、景区或旅游目的地。如张家界大峡谷、五雷山等均是以森林旅游开发成功的生态旅游景区。随着我县森林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升温,森林农家乐也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一种新兴的林下经济。据不完全统计,我县有各种农家乐20多家,多为森林农家乐或生态农家乐。复合模式。通过多个模式的综合,形成立体或者循环种养的模式。如通过养牛产出的大量牛粪,将牛粪进行物化再生处理,再繁殖蚯蚓、黄鳝,产量高,质量好。蚯蚓是动物高蛋白,用途很广,慈利垂钓爱好者颇多,蚯蚓作为万能诱饵,在渔具店销售长盛不衰。零阳镇等地蘑菇种植大户,将采伐林木的杂木技丫及锯木厂锯末等废料,粉碎后经过配料蒸煮杀菌,然后做成菌胞,种植蘑菇。有的利用锯末加工成机制碳,使小材废料得以循环使用。

慈利县林下经济发展迅猛

6746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