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白云山林场:强亲民之基 建惠民之桥 铺安民之路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10-21 00:00
信息来源:
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核心,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多项措施并举,实施一系列为民服务行动,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实惠感、安全感、幸福感。
促进经济发展 强亲民之基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环境条件以及技术基础,使白云山国有林场生产的石门银峰系列——“冠云”牌白云银毫有机茶自2009年以来,连续11年获得欧盟、美国、日本及中国有机茶标准国际认证,是湖南唯一连续11年获得四个国家和地区有机茶标准认证的企业。有机茶产品以100%的有机品质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2009年7月参加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荣获国内行业档次等级最高、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特等奖”;企业注册商标“冠云”2008年12月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冠云”牌茶叶2009年12月获得“湖南名牌产品”称号。随着有机茶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职工群众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林场干部职工的收入从2005年人均3500元提高到2009年未的22000元,当地群众仅采茶一项就可年户均增加收入6000元以上,相当于自己家里种三亩茶的纯收入。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的收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场领导班子多方筹集资金,不断扩大有机茶基地建设规模,狠抓茶园培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以来共计投入茶园低改、茶园培管、茶园 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共?50多万元,为有机茶园高产、高效,永续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改善民生 建惠民之桥
白云山国有林场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边学边查边改,为民办实事。9月份以来,场领导班子兵分两路,历时一个星期,下村入户,了解民情,共召开座谈会10场次,深入农家50户,为7户特殊困难户现场解决生活困难资金1800元,为15户困难户出谋划策,寻找养殖、种植等致富途径,出资6000元为一名五保户解决了住房问题。通过面对面的与群众交谈,知道了群众想说什么,想做什么,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经过深入调研,场总支研究决定投入资金,改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6万元维修还未硬化的15公里村道和10公里林道,投资15万元维修和改造可供300余人安全饮水的8口蓄水池,安排专人负责4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组建工作组加强金环村新农村建设和北山村扶贫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好转、群众生存环境的改善,建起了林场与群众的惠民之桥,群众对场领导班子的满意度达95%以上。
维护社会稳定 铺安民之路
白云山国有林场通过加强综治维稳中心的领导和管理,成立警务室营造安民环境,整体推进“专法普教”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开展政务公开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等工作,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为了解决金环村少山、少地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专题召开村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学习、宣传党的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让群众知法、懂法,合理提出诉求,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了《座谈记要》,商定林场今后每年从茶叶经营收入中拿出3万元现金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化解了金环村部分群众长期上访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取得了他们对林场建设与发展的支持。通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确保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铺就了群众安居乐业的安民之路。
促进经济发展 强亲民之基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环境条件以及技术基础,使白云山国有林场生产的石门银峰系列——“冠云”牌白云银毫有机茶自2009年以来,连续11年获得欧盟、美国、日本及中国有机茶标准国际认证,是湖南唯一连续11年获得四个国家和地区有机茶标准认证的企业。有机茶产品以100%的有机品质畅销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2009年7月参加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荣获国内行业档次等级最高、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特等奖”;企业注册商标“冠云”2008年12月获得“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冠云”牌茶叶2009年12月获得“湖南名牌产品”称号。随着有机茶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职工群众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林场干部职工的收入从2005年人均3500元提高到2009年未的22000元,当地群众仅采茶一项就可年户均增加收入6000元以上,相当于自己家里种三亩茶的纯收入。为了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的收入,增强群众的幸福感,场领导班子多方筹集资金,不断扩大有机茶基地建设规模,狠抓茶园培管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今年以来共计投入茶园低改、茶园培管、茶园 础设施建设等资金共?50多万元,为有机茶园高产、高效,永续增加职工群众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突出改善民生 建惠民之桥
白云山国有林场高度重视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边学边查边改,为民办实事。9月份以来,场领导班子兵分两路,历时一个星期,下村入户,了解民情,共召开座谈会10场次,深入农家50户,为7户特殊困难户现场解决生活困难资金1800元,为15户困难户出谋划策,寻找养殖、种植等致富途径,出资6000元为一名五保户解决了住房问题。通过面对面的与群众交谈,知道了群众想说什么,想做什么,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经过深入调研,场总支研究决定投入资金,改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6万元维修还未硬化的15公里村道和10公里林道,投资15万元维修和改造可供300余人安全饮水的8口蓄水池,安排专人负责4户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组建工作组加强金环村新农村建设和北山村扶贫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好转、群众生存环境的改善,建起了林场与群众的惠民之桥,群众对场领导班子的满意度达95%以上。
维护社会稳定 铺安民之路
白云山国有林场通过加强综治维稳中心的领导和管理,成立警务室营造安民环境,整体推进“专法普教”活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开展政务公开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等工作,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为了解决金环村少山、少地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专题召开村干部、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学习、宣传党的林业政策和法律法规,让群众知法、懂法,合理提出诉求,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形成了《座谈记要》,商定林场今后每年从茶叶经营收入中拿出3万元现金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化解了金环村部分群众长期上访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取得了他们对林场建设与发展的支持。通过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确保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通过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促进了社会和谐,维护了社会稳定,铺就了群众安居乐业的安民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