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切实加快科技兴林步伐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8-13 00:00
信息来源:
近几年来,城步苗族自治县立足山区优势,以林业项目为载体,大力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强力推动了全县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为科技兴林提供动力基础。不断加强组织机构。林业局内部专门设立了营林技术推广站,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加挂“林业科技推广站”的牌子,除此外,该 县还设有林科所,专门从事林业科研工作。创新林业财政管理机制。2009年1月1日起,县林管站人员全额纳入了财政管理,自此解决了林业系统长期以来“以费养人”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林业行政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创新林业激励约束机制。县政府将营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工作纳入乡镇文明考核内容,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林业工作机制,促进了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创新技术推广考评办法。对乡镇林业技术人员采取包村的办法,每年评定一次,实行目标管理考评、服务对象直评、乡镇综合评定三者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并与定岗定酬、职称晋升等挂钩。加强与科学院所的交流合作。今年2月,县委、县政府聘任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齐力旺、韩素英两位专家为我县林业科技顾问,这是该县历史上首次聘任林业专家。
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为科技兴林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科技创新。 县现已累计获林业科技成果奖40余项。稳步推进科技兴林项目。积极向上跑项目,筹资金,力争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有力促进全县的营造林。引进无性良材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边”绿化、优材更替、全民义务植树等工程,大力提倡培育无节良材。经初步统计,全县每年完成造林2万余亩,各乡镇及造林单位实行办示范点,起到了很好的造林推动作用。加强抚育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各造林单位严格按抚育质量与时间要求,每年认真落实幼林抚育工作,有效提高了现有林分的质量,提高了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资金与造林质量紧密挂钩。狠抓造林、抚育质量,确保造林优质苗木供应。整地、挖穴质量不达标,不予验收付款;保证优质苗木上山造林,杜绝三类苗进山;幼林抚育质量差,锄抚、刀抚不到位,秋季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兑付造林奖励和补助,不予返回迹地更新造林保证金。认真搞好测土配方工作。为摸清全县林地土壤资源,为适地适树、科学造林和配方施肥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林产品的定向培育,目前,该县正在推进全县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核查工作,将为加快科技营林步伐,推进营林生产现代化进程,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地力做出积极贡献。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该县林业部门坚持每年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科技服务队奔赴农村、林区,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知识送农户”等活动,将印制好的林业科普手册送到林业科技示范户的手中,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来更进一步普及林业科普知识。在每年植树造林期间,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营林股工作人员、林管站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严把炼山整地和苗木栽植关。为确保义务植树苗木成活成林,植树节当天每年安排20多名技术人员现场分片对义务植树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每年向建整扶贫村委派2名林业科技特派员,帮助贫困村组发展林业,加快兴林富民步伐 。
三是加强科学管理,为科技兴林营造良好的环境。实行科学封禁。对省道S219沿线、资、巫、浔、渠四水流域两岸、白云库区、两江公路沿线、三十六峰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带,要加大封禁力度,进一步打造良好林相。全县现已实施封山育(护)林面积206万亩。加强林产工业的管理。组织加工企业参与培训,使经营加工者逐步转变观念,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注重产品科技含量创新。科学完善森林火灾应急机制,加大了森林病虫害、野生动植物疫情的预测预报、防治和动植物保护工作力度。该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100%,监测覆盖率达100%,确保了全县无大的森林病虫灾害发生,促进了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增长。
一是创新管理体制,为科技兴林提供动力基础。不断加强组织机构。林业局内部专门设立了营林技术推广站,各乡镇林业工作站加挂“林业科技推广站”的牌子,除此外,该 县还设有林科所,专门从事林业科研工作。创新林业财政管理机制。2009年1月1日起,县林管站人员全额纳入了财政管理,自此解决了林业系统长期以来“以费养人”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林业行政监管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创新林业激励约束机制。县政府将营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林业工作纳入乡镇文明考核内容,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林业工作机制,促进了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重要转变。创新技术推广考评办法。对乡镇林业技术人员采取包村的办法,每年评定一次,实行目标管理考评、服务对象直评、乡镇综合评定三者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并与定岗定酬、职称晋升等挂钩。加强与科学院所的交流合作。今年2月,县委、县政府聘任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齐力旺、韩素英两位专家为我县林业科技顾问,这是该县历史上首次聘任林业专家。
二是加强科技服务,为科技兴林提供技术支撑。积极开展科技创新。 县现已累计获林业科技成果奖40余项。稳步推进科技兴林项目。积极向上跑项目,筹资金,力争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有力促进全县的营造林。引进无性良材网袋容器育苗技术,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边”绿化、优材更替、全民义务植树等工程,大力提倡培育无节良材。经初步统计,全县每年完成造林2万余亩,各乡镇及造林单位实行办示范点,起到了很好的造林推动作用。加强抚育和低产低效林分改造。各造林单位严格按抚育质量与时间要求,每年认真落实幼林抚育工作,有效提高了现有林分的质量,提高了森林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资金与造林质量紧密挂钩。狠抓造林、抚育质量,确保造林优质苗木供应。整地、挖穴质量不达标,不予验收付款;保证优质苗木上山造林,杜绝三类苗进山;幼林抚育质量差,锄抚、刀抚不到位,秋季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予兑付造林奖励和补助,不予返回迹地更新造林保证金。认真搞好测土配方工作。为摸清全县林地土壤资源,为适地适树、科学造林和配方施肥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林产品的定向培育,目前,该县正在推进全县林木测土配方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核查工作,将为加快科技营林步伐,推进营林生产现代化进程,减少水土流失,维护地力做出积极贡献。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该县林业部门坚持每年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科技服务队奔赴农村、林区,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知识送农户”等活动,将印制好的林业科普手册送到林业科技示范户的手中,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来更进一步普及林业科普知识。在每年植树造林期间,林业局领导班子成员、营林股工作人员、林管站技术人员深入山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严把炼山整地和苗木栽植关。为确保义务植树苗木成活成林,植树节当天每年安排20多名技术人员现场分片对义务植树进行技术指导。同时,每年向建整扶贫村委派2名林业科技特派员,帮助贫困村组发展林业,加快兴林富民步伐 。
三是加强科学管理,为科技兴林营造良好的环境。实行科学封禁。对省道S219沿线、资、巫、浔、渠四水流域两岸、白云库区、两江公路沿线、三十六峰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带,要加大封禁力度,进一步打造良好林相。全县现已实施封山育(护)林面积206万亩。加强林产工业的管理。组织加工企业参与培训,使经营加工者逐步转变观念,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注重产品科技含量创新。科学完善森林火灾应急机制,加大了森林病虫害、野生动植物疫情的预测预报、防治和动植物保护工作力度。该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100%,监测覆盖率达100%,确保了全县无大的森林病虫灾害发生,促进了全县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