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出效益 农村信息上“高速” 芷江“两个平台”打造便民政府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5-25 00:00 信息来源:
  “公坪镇桐树溪村彭钢铁通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发布林地出租信息,出租林地230亩,实现收益8.97万元。土桥乡麦元村杨光明通过该乡农村信息化服务站的远程视频系统,连线咨询县农村信息化服务中心的农业专家。农艺师宋继金当场解答了他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这是芷江侗族自治县开通“两个平台”以来帮农惠农的一个缩影。
  为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活力,今年初,该县以改革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启动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农村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土地流转平台出效益 针对以前民间土地流转随意性太大;操作不规范,程序不严格;流转信息不畅通,耕地跨村流转受限等问题,芷江投入200余万元建立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土地流转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配备了土地流转信息联络员、合同鉴定员、收益评估员等专职工作人员。信息服务平台实行县、乡、村三级联动方式,县级信息员对乡、村信息员发布的土地流转信息定期整理汇总,审核通过后统一发布到网站、LED大屏幕等信息展示平台上。设立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该县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并设立仲裁庭。28个乡镇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并设立调解庭。302 行政村均成立了土地 承包纠纷调解小组,并设立专职调解员。同时,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监管制度,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双方资质审查和流转交易价格评估,制定规范合同文本,开展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鉴证,流转登记备案、档案管理等流转服务。
  今年以来,该县以承包、转包、入股等形式流转农村土地15.59万亩。
  其中林地11.38万亩、耕地4.212万亩。
  农村信息走上“高速路”
  “不到1个小时,就帮我修好了翻耕机,真得谢谢县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5月7日,芷江镇大垅坪村田师傅使用翻耕机作业时出现了小故障,他想到了县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便拨打了农林牧渔专家会诊中心预约电话,会诊中心立即联系农机专家杨长文,杨长文在最短时间内赶到现场,帮他解决了故障。
  芷江农业资源非常丰富,但农村信息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该县立足县情,大力实施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近300万元,在县政务中心成立县级农村信息化服务中心;设立农业专家会诊中心,并开通专家视频会诊;在100个重点村(社区居委会)、10个专业技术协会、24个专业合作社和部分种养大户设立了专家会诊服务点;启动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将于 6月底完成县级主会场和28个乡镇分会场的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在28个乡镇建立信息服务站,302个行政村和重点场所建立信息服务点,触角延伸到村寨,初步实现了县、乡、村三级平台联网, 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提供指导和帮助,并加快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该县还通过整合“农信通”、农村远程教育网、芷江旅游网等各类农村信息资源,建立集电子政务、土地流转、生态旅游、民生保障、手机短信等系统为一体的芷江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网站,方便农民通过网络与科技信息咨询、了解最新农业生产技术动态及各种信息。目前,该县通过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网站,培育农村经纪人、中介组织人员为主的新型农村信息员500余名,县农村信息化服务网帮助农民发布信息1300条,下载传播信息12000多条,近万名农民在“网上淘金”。
  

土地流转出效益 农村信息上“高速” 芷江“两个平台”打造便民政府

67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