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造林绿化实现“三赢”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10-04-06 00:00 信息来源:
  人勤春早,万象更新。入春以来,湖南省绥宁县农民的一改过去“闲腊月,耍正月,歇歇打打过二月”的传统习惯,纷纷投入春造林业生产,田间、山头、公路、河滩,到处可见植树者忙碌的身影。这是该县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战略带来的变化。
  绥宁是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森林蓄积量等五大指标雄居全省榜首,享有“三湘林业第一县”和“中国竹子之乡”等美誉。受传统经营方式的束缚,林业经济增长相对缓慢,逐渐陷入“大资源、小产业、高投入、低产出”的窘境,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距离越拉越大。2009年初,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以大开发促大发展,打造生态经济大县”战略目标,发展的计划更长远,更宏大。在国家和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支持指导下,该县开展了一场“固绿色成果,夯产业基础”为主线的造林绿化大生产运动。到今年3月,社会化投资2600万元,干部捐款30万元,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10万亩,改造低产油茶3万亩,培育丰产竹林5万亩,“三边”绿化植树65万株,造成省道S221“百里花廊”和县城“满顶界植树纪念园”形成了以采伐迹地更新和坡耕地退耕还林为重点,以生态旅游景区为亮点,以“三边”林植为难点的城乡绿化新格后。同时,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力度,规划生态公益林127万亩,封禁保护。
  科学发展战略实施一年来,绥宁城乡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首先是农民群众治山致富的意识增强了。武阳镇双龙村黄吉清,租山造林1500亩,还与他人联营造林1800亩,荣获“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户”殊荣;河口乡水车村返乡农民工谢晔,利用在外打工掌握的技术和信息,筹资开辟药用玫瑰花基地1200亩,受益乡亲60余户;长卜乡新水冲曾玉文聘请科技人员帮助开发油茶种植、加工,成为当地勤劳致富能手。林权改革后,广大群众象作田、种菜一样精心管护林地,盗伐林木和森林火灾案件比以往减少了55%。其次是林业的社会参与度提高了。去年以来,以不同形式和渠道参与林业经营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县林业局机关干部集资入股200万元成立造林公司,与乡村联营开发造林1.5万亩,邵阳佰龙板业、绥港人造板厂等20多家林工企业先后在乡村投资建起了原材料生产基地,今年县直机关干部捐资20余万元,认领树苗300多株,义务植树1500株,更是将该县春造绿化推上了高潮。
  顺乎民心的决策和广大干部务实的作风,换来了成功和希望。到2009年底,绥宁县的油茶发展到12万亩,柑桔发展到5。8万亩,毛竹发展到56万亩,木本药材发展到5万亩,林业规模企业发展到39家,从业人员逾10万,林业年产值达18亿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2400元,跻身“全国生态示范区”,真正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三赢”,在生态经济大县的征途上迈出了一大步。
  

绥宁造林绿化实现“三赢”

674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