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竹木资源优势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11-10 00:00 信息来源:
  桃江县地处湘中偏北、资水中下游,辖15个乡镇,总面积2063平方公里,总人口86万。全县林业面积187万亩,其中竹林面积91万亩,活立木蓄积353万立方米,立竹总量1.68亿株,森林覆盖率达57.47%,享有“楠竹之乡”、“全国绿色小康县”、“湖南省重点林区县”、“湖南省林业十强县”的美誉。近年来,桃江县依托优势竹木资源,努力克服特大冰冻雪灾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牢牢把握市场需求,加快改革创新,推动了桃江竹木产业在逆境中强势复苏。竹木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县共有竹木加工企业2000多家,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以上的15家、5000万以上的6家;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的50多家、5000万元以上的5家;省市龙头企业13家,年创产值2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500多元,约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一。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竹木产业发展方向
  桃江县委、县政府始终将竹木产业列为全县重点培育发展的产业之一,着力加大领导扶持力度。一是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具体负责,县林业局、县工业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竹木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竹木产业的领导和管理。二是明确产业发展思路。今年3月,县委召开了林业工作专题会议,对我县竹木产业发展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出台了《桃江县关于加快竹木产业发展的决定》,提出了“重点打造竹产业,稳步推进木产业”的总体思路,重点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年产值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和具备较强竞争实力的产业品牌。三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正着手研究制定《桃江县竹木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和宏观调控引导来促进竹木产业发展,以科技进步和精深加工推动竹木产业升级,力争到2015年使全县竹木业产值达到3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到3000元以上。
  二、加强资源建设,着力夯实竹木产业发展基础
  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林业厅提出的“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创新品牌”十六字方针,着力加强资源建设。一是大力植树造林,扩大资源总量。结合退耕还林、长防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通过领导牵头办点示范、以奖代投等形式,积极开展造林工作,扩大了竹木资源总量。今年3月11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黄进良等领导带领县直机关干部在桃花江镇拱头山林场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引导全县干部群众开展造林绿化。今年已完成造林3.1万亩,组织全民义务植树50余万株,完成竹林低改3万亩,实施封山育林、抚育间伐等营林措施4.7万亩。二是加强丰产林建设,提高资源质量。坚持以科学育林为指导,加大资金、技术支持,不断提高竹木资源产出质量。明确以桃马公路、鸬松公路沿线乡镇为重点发展毛竹、杉木丰产林基地,以桃灰公路沿线乡镇为重点发展油茶、国外松丰产林基地,以桃花江、石井头、板溪等3个国有林场为重点发展丰产竹林基地。近年来,共投入竹林低改资金1000多万元,建立了9个楠竹丰产示范点,完成竹林低改48万亩,在桃花江竹海和桃花江林场两处启动毛竹现代科技示范园试点。积极开展竹木资源培育技术研究与推广,攻克技术难题27个,获得市级科研成果21个。成功引进益阳世林食品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在县林科所、桃花江林场建立楠竹材笋两用林基地,以省林科院为技术后盾开展笋竹定向培育,该项目全部建成后,笋、竹亩产效益可达1500元,使竹产业得到横向拓展。今年7月,全省毛竹高效定向培育技术培训班在桃江举办,桃江经验面向全省推广。三是加强林木管理,确保资源安全。建立以县森林防火指挥部为领导主体、以乡镇政府为责任主体的森林防火长效机制,突出抓好全民森林防火知识教育和现场指挥,确保了无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防 沃窕?0000多亩、查出竹蝗集中产卵地130多处。成立了林业综合执法大队,严格控制乱砍滥伐行为,确保了竹木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三、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提升竹木产业发展水平
  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县加快改革创新,努力化“危”为“机”,促进了桃江竹木产业在经济危机的逆境中强势复苏。目前竹木产品销售形势明显好转。 2009年前三季度,全县竹木产业实现产值18亿元,上交税收690万元、育林基金85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4.3%、16.8%和28.9%。一是优化服务,加大扶持力度。为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我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明确规定从竹木产业新增税收县级财政所得中提取80%,从价格调节基金中提取10%,从育林基金中提取20%,建立竹木产业发展奖励扶持基金,并计划每年召开一次竹木产业发展总结表彰大会,对生产规模大、税费贡献突出的龙头企业和优势品牌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在资源林政管理、市场信息、人才技术引进、经营管理、企业融资等方面加强服务,切实优化竹木产业发展环境。2008年以来,共帮助企业争取贴息贷款4500多万元。县林业部门通过在各乡镇分别组织召开竹木产业发展座谈会、开展“企业服务周”活动、实行定点联系制度等措施,引导企业把握商机、挖掘潜力,在金融危机中逆势崛起。二是加速行业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我县积极鼓励现有竹木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合股经营、贴牌生产等措施,实现资源优化整合,促进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今年以来,全县共有12家企业进行合并重组,如金桥竹业与恒基竹业合并为新的金桥竹业,湘益木业与新宇木业合并为新的湘益木业,并成功落户桃江经济开发区,总投资达1.5亿元;桃江“春秋凉席”按照“统一生产工艺、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的模式,在县内发展了多家代工企业。三是引导创新发展,促进产业延伸。通过组织企业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到林工产业发达地区考察学习、聘请专家教授举办培训班、引进优秀人才、加强行业内部交流等途径,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资源培育、企业管理、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推动我县竹木产业从单一的粗加工模式向集约化、科技化、精品化的深加工模式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湖南省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桃花江壹艺竹业有限公司,面向欧美市场开发了“竹学堂”系列高档竹制日用品和厨房用品,并计划启动竹纤维制品、竹碳制品、传统竹工艺品等项目的开发。四是树立品牌意识,打造精品名牌。积极引导竹木制品生产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绝大部分企业申请了ISO质量体系认证,在生产过程中严格实行质量达标检测,确保了产品品质稳步提高。目前,我县已形成了“桃花江”、“春秋”、“万维”、“楠木山”、“湘益”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实力的优势品牌。五是强化企业与林农对接,带动农民增收。依托我县优势竹木资源,积极引导竹木企业与林农联合组建竹木加工、竹笋生产等专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户、基地、企业有效对接,形成原料供应、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一条龙的经营模式。其中马迹塘和武潭镇15家竹胶板企业与林农联合成立的“共享竹业生产合作社”被定为省专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点。通过竹木产业的开发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目前全县竹木产业共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5万多人,带动3万多农户从事原竹原木销售及半成品加工,竹木企业提供年工资2万元以上的一线工作岗位达3万多个;全县山林平均亩产效益达300元,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充分发挥竹木资源优势 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6739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