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包鼓了 干劲足了 难题解了 ——退耕还林给保靖农户带来三大变化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8-13 00:00
信息来源:
如今的保靖大地,处处焕发着绿色生机。这生机源自于2001年国家实施的退耕还林项目,席卷红土地的这场由“山荒”到“山绿”的变革,形成了林业发展的新格局,使保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变化一:林农腰包鼓了
该县迁陵镇林农向兴祥告诉笔者,在2001年以前,想卖几根树,赚点生活小钱,都要向林业部门申请采伐,还要交纳几十元费用,结果除了劳动力工资外,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有时想铤而走险又怕被林业部门抓住,被处罚真是划不来。现在好了,自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们林农现在不用上山砍树,也不必担心那些问题了,坐在家里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
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该县按政策规定取消了农民自用材育林基金收费项目,调整了涉林收费比例,规范了增值税、所得税征收范围。通过实施这些惠民政策,每年还利于林农10多万元。
如今,该县的林农不是以前单纯的靠体力劳动养家糊口,而是以林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提高收入。在全县形成了以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吕洞山片区黄金茶、阳朝片区的仙人茶、清水坪片区的秦简茶三大茶叶产业,提升了林业经济产业化。据调查统计,2008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38元,其中退耕还林兑现6647万元,人均收入265.8元,占纯收入10.47%。
变化二:造林干劲足了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广大林农得到了实惠,知道造林也是一种致富的好门路。纷纷抓住这次机遇,积极造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家住昂洞乡的田家玺以前在家无所事事,在该县林业局的指导下,2008年田家玺自筹30多万元在昂洞乡昂洞村建立了桉树基地1000亩,植苗30多万株,如今部分桉树已长到3米多高,预计3年内可以生产见效,带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在保靖县,不仅仅田家玺一人以林业发家致富,许多人都选择林业作为致富门路,家住比耳镇比耳村椪柑种植大户胡泽耀,以前家里只有几亩地,自国家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后,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每年增加椪柑种植20亩,如今已建成80多亩椪柑基地,年产椪柑30多万斤,年收入20多万元。在采访中,胡泽耀高兴地说:“今年县委、县政府对我们农户采取了一系列的增产增收措施,我十分坚信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现在的比耳村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已拥有800多亩椪柑基地,每年可带来300多万元经济收入。截至目前,该县柑橘开发面积已达18万亩,挂果12万亩,10万农民通过发展椪柑产业脱贫致富。
为此,笔者专门到该县林业部门进行调查,2001年以来该县已兑现经济林补助款2亿多元,使广大农户得到了实惠。目前,每年都有不少林农从事造林工作,据统计,每年近5万多人次上山造林。
变化三:后续难题解了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该县坚持“以项目定计划、以项目定资金”的管理办法,减少项目选择的随意性,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围绕当地优势和特色,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新建和整修田间灌溉渠道4万米、整修山塘两口,新建和整修河堤、河坝25处,新建和整修田间道路6.5万米,新建抗旱池586口,完成投资2554万元。农村能源建设完成了1576口农村沼气池及厨房、厕所和猪栏配套“三改”项目,完成投资221万元。后续产业建设完成油菜低改2900亩,柑低改5000亩,黄金茶新造980亩,完成投资527万元 补植补造项目完成1.4万亩,完成投资62万元。特别是在黄金村的示范带动下,夯沙乡、葫芦镇等乡镇纷纷自发发展黄金茶产业,黄金茶的种植已由黄金村扩大到吕洞山区的14个村及吉首市周边的一些村庄,种植黄金茶除季节性请工外,直接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民达10000多人。今年春季,据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统计,该品种三、四月销售收入达到2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享受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带来的实惠。
如今,退耕还林项目已经实施八年了。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片林;人,也还是那些人。但是,山变青了,树变绿了,人变精神了。
变化一:林农腰包鼓了
该县迁陵镇林农向兴祥告诉笔者,在2001年以前,想卖几根树,赚点生活小钱,都要向林业部门申请采伐,还要交纳几十元费用,结果除了劳动力工资外,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有时想铤而走险又怕被林业部门抓住,被处罚真是划不来。现在好了,自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我们林农现在不用上山砍树,也不必担心那些问题了,坐在家里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收入。
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该县按政策规定取消了农民自用材育林基金收费项目,调整了涉林收费比例,规范了增值税、所得税征收范围。通过实施这些惠民政策,每年还利于林农10多万元。
如今,该县的林农不是以前单纯的靠体力劳动养家糊口,而是以林业产业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提高收入。在全县形成了以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吕洞山片区黄金茶、阳朝片区的仙人茶、清水坪片区的秦简茶三大茶叶产业,提升了林业经济产业化。据调查统计,2008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538元,其中退耕还林兑现6647万元,人均收入265.8元,占纯收入10.47%。
变化二:造林干劲足了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广大林农得到了实惠,知道造林也是一种致富的好门路。纷纷抓住这次机遇,积极造林,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家住昂洞乡的田家玺以前在家无所事事,在该县林业局的指导下,2008年田家玺自筹30多万元在昂洞乡昂洞村建立了桉树基地1000亩,植苗30多万株,如今部分桉树已长到3米多高,预计3年内可以生产见效,带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在保靖县,不仅仅田家玺一人以林业发家致富,许多人都选择林业作为致富门路,家住比耳镇比耳村椪柑种植大户胡泽耀,以前家里只有几亩地,自国家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后,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每年增加椪柑种植20亩,如今已建成80多亩椪柑基地,年产椪柑30多万斤,年收入20多万元。在采访中,胡泽耀高兴地说:“今年县委、县政府对我们农户采取了一系列的增产增收措施,我十分坚信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年!”现在的比耳村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形成了以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已拥有800多亩椪柑基地,每年可带来300多万元经济收入。截至目前,该县柑橘开发面积已达18万亩,挂果12万亩,10万农民通过发展椪柑产业脱贫致富。
为此,笔者专门到该县林业部门进行调查,2001年以来该县已兑现经济林补助款2亿多元,使广大农户得到了实惠。目前,每年都有不少林农从事造林工作,据统计,每年近5万多人次上山造林。
变化三:后续难题解了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该县坚持“以项目定计划、以项目定资金”的管理办法,减少项目选择的随意性,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围绕当地优势和特色,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确定建设重点。基本口粮田建设完成新建和整修田间灌溉渠道4万米、整修山塘两口,新建和整修河堤、河坝25处,新建和整修田间道路6.5万米,新建抗旱池586口,完成投资2554万元。农村能源建设完成了1576口农村沼气池及厨房、厕所和猪栏配套“三改”项目,完成投资221万元。后续产业建设完成油菜低改2900亩,柑低改5000亩,黄金茶新造980亩,完成投资527万元 补植补造项目完成1.4万亩,完成投资62万元。特别是在黄金村的示范带动下,夯沙乡、葫芦镇等乡镇纷纷自发发展黄金茶产业,黄金茶的种植已由黄金村扩大到吕洞山区的14个村及吉首市周边的一些村庄,种植黄金茶除季节性请工外,直接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民达10000多人。今年春季,据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统计,该品种三、四月销售收入达到2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农民享受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带来的实惠。
如今,退耕还林项目已经实施八年了。山,还是那座山;林,还是那片林;人,也还是那些人。但是,山变青了,树变绿了,人变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