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建设生态化 保靖林业产业促24.3万农民增收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7-30 00:00
信息来源:
今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第二轮政策性资金补助,两轮退耕还林国家政策性补助资金保靖县24.3万农民受益,人均0.3万元,户均1万余元。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性资金补助分生态林、经济林两种。生态林政策性资金补助按两轮共16年进行补助,经济林政策性资金补助按两轮共10年进行补助。保靖县2001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共实施退耕还林60.9万亩,涉及全县16个乡镇196个行政村,6.3万户农户24.3万人受益,户均9.67亩,人均2.5亩。除退耕还林后生态林木成材和经济林出效益销售带来的经济效益外,光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补助一项,该县作为全国退耕还林大县之一,农民农户直接得到的经济实惠非常明显,人均0.3万元 户均1万余元。
保靖县是全国退耕还林大县之一,全县30.4万亩山坡耕地和29.6万亩荒山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提高近15个百分点,林业用地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增”。在退耕还林中,大力营造兼用林、经济林,使生态林、兼用林、经济林的比例接近3:5:2,同时,在生态林优先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向导,大力发展林业基地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九个万亩以上的林业基地,加快了全县林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了荒山坡地的利用率,极大地消除了水土资源流失的隐患,为稳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贡献。
同时,保靖县按照生态林、兼用林、经济林3:5:2的比例,充分发挥20%经济林有限空间,全县形成了以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以葫芦镇黄金村为主在吕洞山片区主要发展黄金茶、以阳朝乡仙仁村为主在阳朝片区发展仙赐茶、以清水坪镇为主在清水坪片区发展秦简茶三大茶叶产业,三大茶叶产业在省内外甚至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实现了林业经济最大化,农民享受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带来的实惠。特别是在黄金村的示范带动下,夯沙乡、葫芦镇等乡镇纷纷自发发展茶叶产业,黄金茶的种植已由黄金村扩大到吕洞山区的14个村及周边吉首市的一些村庄,种植黄金茶除季节性请工外,直接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民达10000多人。今年春季,据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统计,该品种三、四月销售收入达到2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性资金补助分生态林、经济林两种。生态林政策性资金补助按两轮共16年进行补助,经济林政策性资金补助按两轮共10年进行补助。保靖县2001年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共实施退耕还林60.9万亩,涉及全县16个乡镇196个行政村,6.3万户农户24.3万人受益,户均9.67亩,人均2.5亩。除退耕还林后生态林木成材和经济林出效益销售带来的经济效益外,光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补助一项,该县作为全国退耕还林大县之一,农民农户直接得到的经济实惠非常明显,人均0.3万元 户均1万余元。
保靖县是全国退耕还林大县之一,全县30.4万亩山坡耕地和29.6万亩荒山披上绿装,森林覆盖率提高近15个百分点,林业用地和森林覆盖率实现“双增”。在退耕还林中,大力营造兼用林、经济林,使生态林、兼用林、经济林的比例接近3:5:2,同时,在生态林优先的原则下,以市场为向导,大力发展林业基地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了九个万亩以上的林业基地,加快了全县林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了荒山坡地的利用率,极大地消除了水土资源流失的隐患,为稳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了贡献。
同时,保靖县按照生态林、兼用林、经济林3:5:2的比例,充分发挥20%经济林有限空间,全县形成了以椪柑为主的支柱产业,发展壮大了以葫芦镇黄金村为主在吕洞山片区主要发展黄金茶、以阳朝乡仙仁村为主在阳朝片区发展仙赐茶、以清水坪镇为主在清水坪片区发展秦简茶三大茶叶产业,三大茶叶产业在省内外甚至国内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实现了林业经济最大化,农民享受到了“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带来的实惠。特别是在黄金村的示范带动下,夯沙乡、葫芦镇等乡镇纷纷自发发展茶叶产业,黄金茶的种植已由黄金村扩大到吕洞山区的14个村及周边吉首市的一些村庄,种植黄金茶除季节性请工外,直接从事茶叶生产的农民达10000多人。今年春季,据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统计,该品种三、四月销售收入达到2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