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关于推进科技兴林的几点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4-20 00:00 信息来源:
  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根据局党组的统一安排,我就全区推进科技兴林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参阅外地有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区的实际,对我区如何开展科技兴林,加快我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取得的效果
  1、组织机构不断加强。
  多年来,永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林工作,在林业局领导人事安排上,选配了一些热爱林业、关心林业、并有一定林业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林业局长,并从林业局内部提拔人员担任业务副局长,专门分管林业科技工作,全面负责林业科技人员的培训、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林业科技宣传等工作。林业局内部专门设立了营林技术推广站,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林业工作站加挂“林业科技推广站”的牌子,除此外,我区还有林科所,专门从事林业科研工作。为我区科技兴林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科技队伍不断壮大。
  一是科技队伍建设加强。全区共有林业管理人员421人,其中林业科技人员240人,有林业高级工程师6名,林业工程师45名,林业助理工程师150人,林业技术员39人。二是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全区林业管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45人,专科学历的有201人,高中学历的有85人。其中从林业专业院校毕业的有245人,占总人数的58%。三是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全区共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参加省、市等各类培训200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0多个,培训在职人员达250余人次。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继续教育,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近三十年来,我区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在省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努力工作,充分利用其所学专长,大力开展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课题调研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杉木无性系繁殖研究》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武陵山区树木资源调查》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发现了由我市地名命名的新物种—大庸鹅掌枥,《沙堤乡水土流失防治对策》获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马尾松毛虫防治对策》获全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除此外,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还认真撰写大量有一定份量的调查材料,《全区私营林业的调查与对策》在《湖南林业杂志》上进行发表,并有10篇调研材料在湖南林业政务网上进行了交流。并在《湖南林业科技》发表了4篇署名论文。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十年,全区共发表各类林业科研论文达20余篇,发表林业调研文章达50余篇,这些林业科技成果和调研材料的出现标志着我区林业科技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同时,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有力地推进了我区林业的发展。如我区在石长溪林场进行杉木无性系栽培获得成功后,在全区迅速推广,推广面积达4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如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用无性系栽植的杉木已成为当前我区森林采伐的主伐材。马尾松防治方法被我们广泛运用到实践中,对我区的防治松尾虫害起到了指导作用。
  4、林业科技普及力度加大。
  近年来,我区加大了经济林建设力度,农民对林业科技知识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为了真正服务于“三农”建设,解决林农林业科技知识短缺的难题,我局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林业科普活动。坚持每年开展“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科技服务队奔赴农村、林区,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知识送农户”等活动,将印制好的林业科普手册送到林业科技示范户的手中,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来更进一步普及林业科普知识。
  5、林业建设科技含量增加。
  我区从2001年以来,先后启动并实施了退耕还林、中德合作造林项目、长防林工程,累计实施面积达30多万亩。为了确保工程建设取得成效,我区充分推广林业科技新成果,全面推广生根粉等造林技术,增加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提高了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如在去年国家林业局对我区退耕还林阶段性验收中,我区人工造林面积核实率等七率超过全省第一名次的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1、对林业科技认识不到位。少数林业干部职工对科技兴林战略地位认识不足,科技意识淡薄,对科技兴林认识不到位,虽然挂靠有林业科技推广的牌子,但没有专门从事科技推广的工作人员,林业科技工作无人过问,或过问的少。
  2、科技投入不足。近几年来,由于林业部门资金紧张,政府财政也没有这方面的专项投入,林业科研经费短缺,致使当前我区林业科研工作处于停顿状态。
  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由于受科技人员年龄、知识结构、知识层次、知识老化等因素的影响,缺乏复合型科技人才,造成科技创新后劲严重不足。
  4、科技人员待遇无保障。当前,由于我局属差额事业单位,人头经费得不到保障,全局工作人员的主要精力用在抓创收上,使绝大部分林业科技人员不安心工作,待遇无保障,难以调动林业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 主要对策
  1、明确科技兴林工作思路。
  要坚持党的科技工作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建设出精品、产业发展创品牌、林业管理上水平”的要求,以优化林种、树种、品种结构,大幅度提高林业建设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突出抓好“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创新品牌”四项工作,促进林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创新,为实现全区林业又好又快发展和林业综合实力领跑张家界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着力抓好科技队伍建设。
  科技要兴林,人才是基础。一是抓班子建设。要严格按照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工作上有本事的用人原则,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热心林业的干部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上来,使之成为我区科技兴林的带头人;二是抓队伍建设。要将一批具有过硬的林业专业知识、年富力强,作风正派的林业科技人员安排在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岗位上,使之成为林业科技兴林的中坚力量;三是加强培训教育。要制定林业科技人员培训教育计划,定期组织林业科技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教育培训活动,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考察学习的办法,让广大的林业科技工作广开视眼、拓展思路、增长见识,学习外地经验。还要充分利用每年开展的一次科技人员继续教育机会,倡导科技人员每月再读一本科普书活动;四是大力开展“四个一”工程。要求每个林业科技人员在从事林业科技工作中,要举办一场技术讲座,提供一条科技信息,撰写一篇科技论文,指导一户科技示范户。通过活动的开展,来提高林业科技工作才的工作能力和科研水平。
  3、加大科技示范力度。
  科技示范是科技兴林的重点,要以提高林业“三大效益”为目标,按照“品种优质化、种植标准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狠抓高优示范基地的建设与推广。当前,省林业厅提出了我省林业工作的重点要抓好“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创新品牌”四项工作。因此,我区科技兴林示范工作也必须紧紧围绕这四大课题做文章。我们认为,要切实抓好四项工作,就必须在全区建立四个示范基地,分别由一名党组成员牵头,抽调林业科技骨干进行专抓,总结经验,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无节良材、优材更替都可先在立地条件较好的石长溪和猪石头林场同时进行试验。创新品牌工作应在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由林业站进行探索,要求做到一乡一品,各具特色。与此同时,要立足基地资源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竹产品加工、林产品加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增加林产品附加值,实现造、采运、加工一条龙,林工贸一体化全面发展。另外,我区地处市城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要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作用,大力发展城郊林业、旅游林业,扶持苗木花卉产业、生态农庄等特色林业,为科技兴林增加更多的新亮点。
  4、积极增加科技投入。
  林业要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而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区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在开展科技兴林工作中,要坚持把林业技术推广与山区经济发展,林业技术成果应用与建设生态林业、现代林业,林业科学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区人民政府应把林业科技推广经费和从事林业科技推广的工作人员人头经费一并纳入到财政年度预算,确保林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要用好用活各种项目资金,把“引项目、抓科技、建基地、起示范、促推广、增效益”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加快林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和转化,促进科技兴林工作的开展
  5、逐步完善激励机制。
  当前,我区科技兴林工作开展很不理想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机制不活,为了加快我区科技兴林步伐,我们认为,一是要制定科技人员管理办法,建立鼓励科技人员下乡挂钩搞示范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自主创新能力,自觉下到基层,开展科技兴林工作;二是要健全科技推广网络。在区林业机构改革中,要保留营林技术推广站这个牌子,林业站要建立营林科技推广中心,村里要配备林业技术推广员,形成区、乡、村三级林业科技推广网络;三是鼓励科技人员技术承包。区人民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允许林业科技工作者以技术承包的方式,参与到科技兴林工作中去,实现林业技术的最大利益化;四是严格责任追究。要强化林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对林业工程项目要实行终身负责制,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或影响的,要追究该项目技术负责人的经济、政治责任。
  

永定区关于推进科技兴林的几点思考

6737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