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入户深入民心 科技示范初显成效 ——桃源县大力实施林业科技入户工程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9-03-06 00:00
信息来源:
2006年我县被省厅列入林业科技入户工程试点示范县,全县确定15个农户为林业科技示范户,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农户150户,辐射面积13000亩。同时开展引种栽培试验,我们在郑家驿乡建立引种栽培试验示范基地350亩,其中邓恩桉250亩,台湾桤木100亩,在理公港镇建立油茶良种造林示范基地250亩。
在林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指导直接到块”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毛竹低产林改造、油茶低产林改造、速生丰产林建设、油茶新造为重点,示范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建立林业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互动的新型林业科技网络,为农村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县专家组,加强组织领导
我县成立了林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县级设立专家组,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确定主要推广品种和重点推广技术,组织编写相关技术资料,指导技术员开展工作。
二、围绕科技推广,大力开展科技培训 BR>
加强林农培训、推动林业科技入户是新时期科技示范推广的基本手段。一是把科技兴林、林业兴县作为科技入户工作人员因地制宜地落实科技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组织科技人员主动参加各项林业工程建设,深入生产第一线,将科技推广、科技培训与林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春秋季造林活动,大力普及和推广林业实用技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依托各乡镇林业站,以季节性培训为重点,坚持长年培训不间断,使林农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林业健康发展。
二是认真开展科技培训,切实加强科技服务。我们根据林农和科技示范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各林业生产时段,在林业科技示范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培训方式采取形式多样,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举办培训班与实地技术指导相结合,在毛竹示范乡镇举办毛竹丰产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班,在油茶示范乡镇举办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班,在速丰林示范乡镇举办速生丰产林技术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8次,培训人次1600多人次,共下发毛竹丰产与低改、油茶丰产与低改、速生丰产林、抗灾补损等各种技术资料6万多份。
三是由原来的集中办大班转变为技术指导员直接进村入户办小班,直接面对示范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指导,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加强。切实解决了林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林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四是按照“送一批实用技术,培训一批技术人员,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以“兴林富民”为主线,采取多种形式向林农传授林业科学技术,加速林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立了县、乡两级林业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和村级技术推广示范网络。县林业局组建了由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林业技术讲师团,依托乡镇的培训基地,采用培训班、现场会、科技咨询等形式,开展“送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分期分批培训林农。
三、入户进行指导,开展技术服务
我县成立了技术指导队伍,技术指导人员由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基层林业工作实践经验、熟悉技术推广工作和满足示范户技术需求、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身体健康能承担示范户技术指导任务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县技术指导员分别与科技示范户进行对口指导并建立了联系卡。科技示范户建立资料档案由技术指导员随时掌握,另外技术指导员将姓名、通讯方式建立联系卡发给对应的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在林业生产上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技术指导员,由技术指导员对他们给予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这一措施得到了广大林农的极大欢迎。同时,对科技示范户建立详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跟踪考核,对学科技、用科技的示范典型进行表彰,对示范效果较差的示范户进行调整。
在入户指导过程中,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示范户实际情况入户进行指导,分别开展技术服务,我县技术指导员平均入户次数多达10次以上。首先是上户宣传精神,帮助确定主要推广技术,详细制定入户技术指导方案,其次是分阶段负责组织对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进行培训,及时掌握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的基本情况,然后是根据各个生产环节实地进行指导,督促发放物资补贴。
四、大力宣传、推介典型,迅速掀起学科技、用科技高潮
林业要发展,科技走在前,学用是关键。为使广大群众能亲眼看到、亲自学到林业实用技术,从内心相信科技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在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推介涌现出的学用先进典型,引导和带动示范区广大林农学科技、用科技。理公港镇泥头山村油茶低改示范户余梦忠积极参加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班,充分掌握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对12.0亩低产油茶林进行低产林改造,采取修山,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疏伐,调整密度,每亩植株保留在80株左右,深挖垦复,改善林地环境,改良土壤结构,开挖竹节沟,增加林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油茶林抗旱能力,合理施肥,每亩结合垦复施尿素30公斤,通过采取这些技术措施,每亩油茶产量达到了37.5斤,比往年每亩增产20多斤,在他的带动下,该村30多个农户自发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800多亩。
芦花潭乡向阳村毛竹低改示范户周泽仁主动学习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将修山垦复、科学施肥、合理采伐、病虫防治等毛竹低改技术措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目前每亩立竹达到了150株以上,平均胸径达到了8cm以上,每亩年平均收入在350元左右,比往年每亩增加效益200元左右,他所在的村和周边村一些农户看到毛竹低改效益后,深受启发,逐渐掀起毛竹低改高潮,先后有130多个农户参观学习周泽仁的典型经验,主动对自家的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共改造毛竹低产林3000多亩。这些学用典型在当地起到了很好地引导和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农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五、落实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为了确保林业科技入户工程顺利实施,我们筹措落实项目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对15个科技示范户每年每个户投入3000元科技示范资金。油茶垦复示范基地、毛竹垦复示范基地每年每亩投入复合肥、尿素等肥料40公斤,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引种造林示范基地每年每亩投入专用肥60公斤,全县共投入桉树专用肥、桤木专用肥、复合肥、尿素等各种补贴物资80吨,价值16万余元。除示范基地投入物资外,我们在毛竹与油茶示范区推广毛竹与油茶垦复示范,由林业局每亩拿出50元进行奖励,2008年我县毛竹垦复示范2000亩,油茶垦复示范5000亩,林业局共拿出资金35万元进行奖励性投入。
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广与应用林业先进技术和林业科研成果,实现林业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同时,通过林业科技入户,使示范户基本掌握了选用林业优良品种,应用林业先进技术,示范户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示范户带动辐射户,辐射户影响一般户,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使许多农民增强了“学科技、用科技”的观念,广大林农自觉运用林业先进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林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指导直接到块”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毛竹低产林改造、油茶低产林改造、速生丰产林建设、油茶新造为重点,示范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建立林业专家、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互动的新型林业科技网络,为农村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县专家组,加强组织领导
我县成立了林业科技入户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工程建设的组织与领导。县级设立专家组,负责组织编制实施方案,确定主要推广品种和重点推广技术,组织编写相关技术资料,指导技术员开展工作。
二、围绕科技推广,大力开展科技培训 BR>
加强林农培训、推动林业科技入户是新时期科技示范推广的基本手段。一是把科技兴林、林业兴县作为科技入户工作人员因地制宜地落实科技推广工作的主要任务。组织科技人员主动参加各项林业工程建设,深入生产第一线,将科技推广、科技培训与林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春秋季造林活动,大力普及和推广林业实用技术,积极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努力提高林业生产科技含量,依托各乡镇林业站,以季节性培训为重点,坚持长年培训不间断,使林农的科技素质明显提高,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林业健康发展。
二是认真开展科技培训,切实加强科技服务。我们根据林农和科技示范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各林业生产时段,在林业科技示范乡村开展技术培训,培训方式采取形式多样,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举办培训班与实地技术指导相结合,在毛竹示范乡镇举办毛竹丰产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班,在油茶示范乡镇举办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班,在速丰林示范乡镇举办速生丰产林技术培训班,共举办培训班8次,培训人次1600多人次,共下发毛竹丰产与低改、油茶丰产与低改、速生丰产林、抗灾补损等各种技术资料6万多份。
三是由原来的集中办大班转变为技术指导员直接进村入户办小班,直接面对示范户,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培训指导,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加强。切实解决了林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林业技术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四是按照“送一批实用技术,培训一批技术人员,带动一批科技示范户,致富一方百姓”的思路,以“兴林富民”为主线,采取多种形式向林农传授林业科学技术,加速林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建立了县、乡两级林业实用技术推广体系和村级技术推广示范网络。县林业局组建了由中高级技术人员组成的林业技术讲师团,依托乡镇的培训基地,采用培训班、现场会、科技咨询等形式,开展“送林业科技下乡”活动,分期分批培训林农。
三、入户进行指导,开展技术服务
我县成立了技术指导队伍,技术指导人员由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基层林业工作实践经验、熟悉技术推广工作和满足示范户技术需求、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身体健康能承担示范户技术指导任务的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县技术指导员分别与科技示范户进行对口指导并建立了联系卡。科技示范户建立资料档案由技术指导员随时掌握,另外技术指导员将姓名、通讯方式建立联系卡发给对应的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在林业生产上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随时联系技术指导员,由技术指导员对他们给予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这一措施得到了广大林农的极大欢迎。同时,对科技示范户建立详细档案,进行动态管理、跟踪考核,对学科技、用科技的示范典型进行表彰,对示范效果较差的示范户进行调整。
在入户指导过程中,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示范户实际情况入户进行指导,分别开展技术服务,我县技术指导员平均入户次数多达10次以上。首先是上户宣传精神,帮助确定主要推广技术,详细制定入户技术指导方案,其次是分阶段负责组织对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进行培训,及时掌握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的基本情况,然后是根据各个生产环节实地进行指导,督促发放物资补贴。
四、大力宣传、推介典型,迅速掀起学科技、用科技高潮
林业要发展,科技走在前,学用是关键。为使广大群众能亲眼看到、亲自学到林业实用技术,从内心相信科技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在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大张旗鼓地宣传,推介涌现出的学用先进典型,引导和带动示范区广大林农学科技、用科技。理公港镇泥头山村油茶低改示范户余梦忠积极参加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培训班,充分掌握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对12.0亩低产油茶林进行低产林改造,采取修山,改善林地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疏伐,调整密度,每亩植株保留在80株左右,深挖垦复,改善林地环境,改良土壤结构,开挖竹节沟,增加林地保土保水保肥能力,提高油茶林抗旱能力,合理施肥,每亩结合垦复施尿素30公斤,通过采取这些技术措施,每亩油茶产量达到了37.5斤,比往年每亩增产20多斤,在他的带动下,该村30多个农户自发进行油茶低产林改造,完成低产林改造面积800多亩。
芦花潭乡向阳村毛竹低改示范户周泽仁主动学习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将修山垦复、科学施肥、合理采伐、病虫防治等毛竹低改技术措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目前每亩立竹达到了150株以上,平均胸径达到了8cm以上,每亩年平均收入在350元左右,比往年每亩增加效益200元左右,他所在的村和周边村一些农户看到毛竹低改效益后,深受启发,逐渐掀起毛竹低改高潮,先后有130多个农户参观学习周泽仁的典型经验,主动对自家的毛竹低产林进行改造,共改造毛竹低产林3000多亩。这些学用典型在当地起到了很好地引导和示范作用,辐射和带动了周边农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
五、落实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为了确保林业科技入户工程顺利实施,我们筹措落实项目资金,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对15个科技示范户每年每个户投入3000元科技示范资金。油茶垦复示范基地、毛竹垦复示范基地每年每亩投入复合肥、尿素等肥料40公斤,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引种造林示范基地每年每亩投入专用肥60公斤,全县共投入桉树专用肥、桤木专用肥、复合肥、尿素等各种补贴物资80吨,价值16万余元。除示范基地投入物资外,我们在毛竹与油茶示范区推广毛竹与油茶垦复示范,由林业局每亩拿出50元进行奖励,2008年我县毛竹垦复示范2000亩,油茶垦复示范5000亩,林业局共拿出资金35万元进行奖励性投入。
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推广与应用林业先进技术和林业科研成果,实现林业增产、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同时,通过林业科技入户,使示范户基本掌握了选用林业优良品种,应用林业先进技术,示范户科技素质明显提高,示范户带动辐射户,辐射户影响一般户,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使许多农民增强了“学科技、用科技”的观念,广大林农自觉运用林业先进技术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