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木本油料产业高地 ——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展望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9-11 00:00 信息来源:
  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着眼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生产。
  从我省来看,油茶和油菜是当前的两大主要油料作物。无论从品质、效益,还是发展潜力对比,油茶更具有优势。因此,突出优势确保油料安全,我省在抓好油菜的同时,更要把眼光从田间转向山上,以油茶林为发展重心,以油茶产业为支柱,打造全国木本油料产业高地。
  “露水财”看增产潜力
  油茶在我省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茶饼既是农药,又是肥料,可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和防治稻田害虫。果壳是提制栲胶的原料。叶部含有花黄素、茶碱等,是医药工业的原料。
  可以说油茶全身都是宝。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省油茶林面积达到2457万亩,占当时经济林总面积的80%。此后,由于林业结构调整,加上自然演替,全省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至现在的1778万亩。
  虽然如此,从全国范围看,我省油茶林在面积上依然占绝对优势。我国现有油茶林面积5000万亩,分布在18个省(区),其中湘、赣、桂、闽四省(区)为集中栽培区。我省油茶林面积比排名第二位的江西多出600万亩,相当于江西和广西两省(区)油茶林面积的总和。
  遍布丘岗的油茶林,过去并没有被视为“聚宝盆”。长期疏于管理、粗放经营,我省100年以上的老龄油茶林所占比重大,很多主产区一半的油茶林树龄超过50年以上。远看郁郁葱葱,近看都是“小老头树”,早已进入结果衰退期。近20年,我省新造良种油茶林仅100万多亩,更新换代“欠账”太多。
  多数油茶林沐风饮露,自荣自衰。林农年年逐山捡拾油茶果,随便发点“露水财”。据统计,全省油茶林平均每亩产油量只有5.6公斤,单位产量和效益都低。
  老龄油茶林产量低,却反映出增产潜力大。我省林业专家李昌珠说,老龄油茶林只要经过垦复施肥,单产即可翻一番;通过高接换冠的低产改造,1亩可产油20公斤以上,等于单产翻两番。新造1亩良种油茶林,单产最高可产75公斤茶油,即在现有基础上提高10倍以上,大面积采用良种造林,每亩产茶油高达50公斤以上,可获毛收入2500元以上,远远高于种水稻的收益。
  抢抓油茶发展良机
  国家高度重视食用油料安全,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软黄金”的茶油,理所当然被列为国家扶持的重点品种。
  从我省周边的江西、广西等主产省(区)来看,各省(区)均对油茶产业给予高度重视,都在大做油茶产业发展的文章。江西省把油茶产业列入“十一五”发展规划,省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油茶产业发展。面对你追我赶的油茶产业发展态势,我省积极抢抓主动权,巩固“油茶第一省”的优势地位。
  今年,国家选择了我省和江西开展油茶品种更新、抚育改造、高接换冠等试点示范。国家林业局决定,今年9月,在油茶硕果累累之时,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放在湘召开。有关领导和国内油茶业界专家来湘,共商油茶产业发展大计,必将促进我省油茶产业上新台阶。
  省林业厅油茶产业办公室透露,国家林业局已原则同意在湘成立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油茶分会,开展技术推广、培训和咨询,代理生产资料供应、产品营销等服务项目。国家级的协会前来“落户”,将确保我省油茶产业“触角”伸得更广,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适应能力。
  在省林业厅的积极争取下,国家林业局还将在我省成立中国油茶研究中心,这将大大提高我省油茶的科研实力,在油茶优良品种筛选、实用技术配套等方面抢占制高点,进一步巩固“油茶第一省”的科研优势,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构筑油茶木本油料产业高地进一步夯实基础。
  打造千里“产业带”
  省政府规划,到2015年, 争全省建成高产油茶林面积1000万亩以上,茶油年总产量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
  省林业厅部署,5年内全力打造千里油茶“产业带”。以长沙、株洲、衡阳、郴州、永州、常德、怀化、湘西等为油茶主产区,沿京珠、长张、上瑞、衡枣等高速公路两旁,新造高产油茶林,改造低产油茶林,绵延千里上规模,辐射带动50个油茶主产县。
  省林业厅厅长邓三龙称,我省要从四个方面着力,打造油茶“产业带”、“产业群”、“产业链”。
  一是创新经营机制。基地建设将向社会实行分段招投标,由中标公司或大户投资造林、经营,当地政府负责土地的流转和适当的资金补贴。林业部门负责规划、作业设计的审批,并提供优良种苗供应和生产技术指导。
  二是优惠政策驱动。整合有关林业工程项目资金,用于重点油茶示范县基地建设;实行以补代投、以奖代投等方式,对新造优质高产油茶林、低产油茶林抚育改造给予补贴。各油茶主产市、县也相应制订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调动各方参与油茶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良种良法配套。省林科院等科研单位开展高产品种选育攻关,重点筛选每公顷产茶油1050公斤以上的领先品种;推广“湘林油茶”、“衡东大桃”等系列优良品种;搞好油茶测土配方施肥,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普及低温冷榨新工艺,提高茶油质量等级。
  四是完善产业链条。重点扶持“金浩”、“苏仙”、“南天”等油茶加工龙头企业,推广“企业+基地+农户”模式,促进龙头企业与油茶林基地对接,携手一家一户的林农,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
  政府强力支持,市场推手发力,我省油茶产业一定会迎来黄金般的发展高峰。(湖南日报记者 张尚武) 

崛起木本油料产业高地 ——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展望

673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