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托起经济发展新希望 ——湖南衡东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8-18 00:00 信息来源:
  漫山遍野的油茶林绿了衡东的山坡,如火如荼的油茶产业鼓了百姓的腰包。随着国家去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着眼于国家食用油安全战略,要求大力发展油茶等特色油料生产,今年国家林业局又把湖南、江西两省作为油茶示范基地,湖南省衡东县抓住这些机遇,加快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步伐。
  经济发展希望在油茶
  油茶是大自然赋予三湘大地的瑰宝,油茶树适应性强,不与粮棉争地;油茶林受益期在30年以上,是名副其实的“铁杆庄稼”。在绿化荒山,保持水土的同时,兼顾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作为油茶大县,衡东有着发展油茶的四大优势:一是传统优势。上个世纪50年代通过群众性的垦复开发,由新中国成立前的83.5万公斤达到170万公斤,70年代通过建立各类丰产林基地建设达到195万公斤,80年代低改后产量达213.5万公斤,属于全省领先水平,受到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的多次表彰。全县油茶面积最高时达63万亩。二是科技优势。衡东林业科技工作者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选育出的油茶“衡东大桃”优良农家品种及22个高产无性系,亩产油可达80公斤以上。三是加工优势。天福油脂公司落户衡东后,现投资达到2000万元,到年底可上5条生产线,生产能力可达到处理5万吨的规模,生产的“老知青”系列可从茶枯提炼精油3公斤~5公斤,茶籽加工提高出油率10%~15%,油价同比提高30%~50%。四是上下积极性高涨。县委、县政府把油茶生产提上了议事议程,衡东的干部群众对油茶有着浓厚的感情和很高期望,近10余年,每年的提案议案不断,社会呼声很高。
  衡东县计划从现在抓起,再花8年~10年时间,恢复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60万亩规模,按亩产20公斤计算,亩平均收入可达千元。全县油茶产值即可达6个亿,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可增收800元~1000元。如果产量增高,再考虑深加工增值的因素和物价上涨因素,计划实现产值10个亿。衡东经济发展的重点突破在油茶,希望也在油茶。
  油茶发展要走向产业化
  衡东的油茶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要走产业化的道路,油茶产业又必须走上规模化、集约化和公司化。只有集约经营,才会有人投入,有科技进入,有机械上山,最终才会实现效益,形成产业。在明确山权的基础上,加速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采取合资独资等形式,通过租赁承包、拍卖转让、合作经营等形式实现林地使用权流转,实现集约经营。同时,衡东县政府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公司化运作,工商按程序办理各类油茶开发公司的营业执照,让其成为合法主体,让其享受银行贷款,税收的优惠。二是在明确林权的基础上和不侵犯林农利益的前提下,乡(镇)、村要主动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让集体山权顺利实现土地流转。对既不造又不准允许通过流转方式让别人造林的集体山,政府要通过收取少量的荒山绿化费予以制约。三是政策性资金不撒胡椒面,重点扶持上规模的生产经营户。四是每年对油茶生产大户和成效突出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
  衡东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国家政策支持为动力,以培育资源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依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使油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转变,逐步形成贸、工、林一体化,产、工、销一条龙的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树立龙头标兵
  龙头企业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带头和领军的作用,衡东将进一步扶持油茶加工企业做大做强,解决一体化问题。天福油脂公司目前已承担起衡东油茶产业化的重任。首先要能够达到满足标准油茶加工的生产能力、第三期茶皂素、生物农药、油茶口服液、出口精品茶油生产线的要尽快上马,塑造品牌并经营品牌,力争5年内达到产值4亿元的目标。同时要建立好“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1000亩 上的生产基地。衡东县委、县政府将进徊郊哟蠖蕴旄S椭С至Χ龋谏ㄐ汀⑵放菩纬珊螅凑兆试唇谠夹蜕缁嵋蠛褪称钒踩挠泄毓娑ǎ酝劣驼シ恐鸩角謇砉乇?BR>
  实现衡东油茶产业发展目标,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巨额资金,预计总投入3亿元~5亿元。对此,衡东县政府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内引外联,积极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政府采取以奖代投给一定补贴鼓励生产。自2008年到2015年,对新造油茶达到一定规模每亩补助200元,低改抚育每亩补助80元。争取金融部门对油茶生产大户给予信贷支持。衡东县计划用8年~10年的时间新造油茶16万亩,垦复抚育40万亩,高接换冠5万亩,到2015年使全县油茶面积达到60万亩,实现农业产值6亿元,加工产值4亿元。(原载于8月15日《中国绿色时报》)
  

油茶托起经济发展新希望 ——湖南衡东油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

673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