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林业驶入“快车道”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5-29 00:00
信息来源:
城步苗族自治县位于湘西南边陲,土地总面积26.27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1.91万公顷,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日光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多种林木和较多野生动物得以在此繁衍生息:全县有高等植物19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101科821种;珍贵树种110种,其中有“活化石”、“植物熊猫”之称的银杉,有“黄金植物”之称的南方红豆杉及资源冷杉、人参等30多种国家一、二、三级重点保护树种;岩寨的古杉群系1600年前东晋时代人工营造,是目前国内发现最早的人工营造古杉群。竹子除楠竹外,还有龙头竹、四方竹、斑竹等,共计50余种;野生动物计28目62科155种,十分稀缺和弥足珍贵的有穿山甲、果子狸、野猪、林蛙、大鲵、天鹅、白鹭、鸳鸯等。城步凭借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一直处于湖南省重点林区县和全国重点商品材基地县的地位。近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英明决策下,在林业主管部门一如既往的支持下,城步一手抓林业生态的建设,一手抓林业产业的发展,林业事业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我县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坚持“造、封、管”并举,大力推进林业工程建设。自1998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27.6万亩,疏残林改造17.7万亩,荒芜茶园、低效林改造6.4万亩。实施封山育林面积176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94.17万亩。全县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854万立方米,比“八·五”林调活立木总蓄积量586.9万立方米增加267.1万立方米,增加了45.5%;森林覆盖率达到79.5%,比“八·五”林调的61.5%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全县森林植被明显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多种防护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昔日的童山秃岭已变成绿海林涛,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近十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洪涝、干旱等气象及衍生灾害也明显减少。特别是近年来我县也遭受过连日暴雨,但白云水库和一些中小型水库蓄水上升平稳,各地均未出现险情、灾情。
二是着力发展林业基地。我县以分类经营为指针,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基地为目标,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我县首先是将313.8万亩山林划分为生态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实行分类经营。对生态林实行封山补植,事业化管理;对商品林实行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其次是狠抓基地建设。在基地开发上,我县既坚持充分发挥林农自主发展的主体作用,又十分注重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支持林业的发展。采取县级领导挂点、部门办点、以点示范、全面带动的办法,建立了林农林竹基地开发以奖代补的奖励机制,从而大大激发起广大林农基地开发的积极性,使全县上下都投入到基地开发之中。近十年来,全县共创办各类高效林业基地开发示范点60余个,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40万亩,楠竹基地35万亩,马褂木基地30万亩,林粮油基地10万亩。基地的迅速发展给林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统计,现全县楠竹面积由十年前的23万余亩发展到今天的35万余亩,立竹由十年前的1786万根增加到现在的4460万根,年亩平效益也由十年前的不足150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余元。特别是楠竹开发较好的威溪乡,仅楠竹收入人平就达4486元,该乡的城塘村人平楠竹收入已突破1万元。林业经济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三是着力开发林产工业。在林产品加工上,我县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为促进竹木加工企业做强做大,我县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引导企业向环保型、资源节约型和高附加值型方向发展,对规模加工企业在用电、用材、增殖税和价格调节基金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组建林产加工集团,打造统一 牡胤教厣放疲涌炝宋蚁亓植ひ档姆⒄埂D壳埃啬局窦庸て笠狄延扇ツ甑?10家减至116家,竹木加工规模企业发展到6家,年加工产值达3亿元,县财政年林业税费收入达2800多万元,林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今年引进的北京菲菲集团已收购了我县造纸厂,投资改建华展纸业公司,现已进入企业扩改阶段,年内即将投产运行,计划在我县建一个百万亩以上以马褂木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预计总投资达1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为县财政增收6000万元以上。
四是着力推进生态旅游。我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华厦康寿灵山”之称的南山,有神奇苍茫的“福地”十万古田,有“湖南最长的绿色长廊”两江峡谷,有“天然植物基因库”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有世界最早的人工杉木林“东晋古杉群”和“湖南杉树王”等。今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国际旅游城市桂林举行了旅游促销推介会,首次将城步秀美山川推上了桂林旅游的大舞台,让桂林旅游行家看到城步的秀美山川,无不赞不绝口。近年来,我县立足南山草原、两江峡谷、白云湖等具有独特开发优势的旅游资源,将旅游开发定位原生态旅游,站在与国际旅游对接的高度,认真抓好旅游规划和软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我们已完成高标准的旅游规划,正在申报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全面启动。特别是两江峡谷森林公园距离县城仅3公里,全长40多公里,区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具原始、古老、神秘、奇特、险峻、野趣、古朴、秀丽等特征,通过科考,考评专家们一致称赞在距离县城这么近的地方,有保护如此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实在是一大奇迹,一致认为两江峡谷是东南亚第一近城保护最完整的原始生态型绿色长廊,是湖南省动植物种类最富集的山地之一,是全省境内最长的“绿色长廊”,经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县森林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0余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和30%。
城步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定了“科技兴林、真抓实干、廉洁自律、争创一流”的目标,现正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力求在“绿色生态城步”的征途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让这颗湘西南的绿色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一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我县以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为重点,坚持“造、封、管”并举,大力推进林业工程建设。自1998年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27.6万亩,疏残林改造17.7万亩,荒芜茶园、低效林改造6.4万亩。实施封山育林面积176万亩,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94.17万亩。全县现有活立木总蓄积量854万立方米,比“八·五”林调活立木总蓄积量586.9万立方米增加267.1万立方米,增加了45.5%;森林覆盖率达到79.5%,比“八·五”林调的61.5%提高了18个百分点。全县森林植被明显增加,森林生态系统多种防护功能不断增强,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昔日的童山秃岭已变成绿海林涛,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水土流失,增强了防灾减灾能力。近十年来,全县没有发生一起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洪涝、干旱等气象及衍生灾害也明显减少。特别是近年来我县也遭受过连日暴雨,但白云水库和一些中小型水库蓄水上升平稳,各地均未出现险情、灾情。
二是着力发展林业基地。我县以分类经营为指针,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基地为目标,大力调整林业产业结构。我县首先是将313.8万亩山林划分为生态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实行分类经营。对生态林实行封山补植,事业化管理;对商品林实行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其次是狠抓基地建设。在基地开发上,我县既坚持充分发挥林农自主发展的主体作用,又十分注重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支持林业的发展。采取县级领导挂点、部门办点、以点示范、全面带动的办法,建立了林农林竹基地开发以奖代补的奖励机制,从而大大激发起广大林农基地开发的积极性,使全县上下都投入到基地开发之中。近十年来,全县共创办各类高效林业基地开发示范点60余个,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40万亩,楠竹基地35万亩,马褂木基地30万亩,林粮油基地10万亩。基地的迅速发展给林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据调查统计,现全县楠竹面积由十年前的23万余亩发展到今天的35万余亩,立竹由十年前的1786万根增加到现在的4460万根,年亩平效益也由十年前的不足150元增加到现在的1000余元。特别是楠竹开发较好的威溪乡,仅楠竹收入人平就达4486元,该乡的城塘村人平楠竹收入已突破1万元。林业经济收入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三是着力开发林产工业。在林产品加工上,我县坚持龙头企业带动战略。为促进竹木加工企业做强做大,我县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产业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采取宏观调控的手段,引导企业向环保型、资源节约型和高附加值型方向发展,对规模加工企业在用电、用材、增殖税和价格调节基金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组建林产加工集团,打造统一 牡胤教厣放疲涌炝宋蚁亓植ひ档姆⒄埂D壳埃啬局窦庸て笠狄延扇ツ甑?10家减至116家,竹木加工规模企业发展到6家,年加工产值达3亿元,县财政年林业税费收入达2800多万元,林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今年引进的北京菲菲集团已收购了我县造纸厂,投资改建华展纸业公司,现已进入企业扩改阶段,年内即将投产运行,计划在我县建一个百万亩以上以马褂木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基地,预计总投资达10亿元,建成后每年可为县财政增收6000万元以上。
四是着力推进生态旅游。我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华厦康寿灵山”之称的南山,有神奇苍茫的“福地”十万古田,有“湖南最长的绿色长廊”两江峡谷,有“天然植物基因库”沙角洞银杉自然保护区,有世界最早的人工杉木林“东晋古杉群”和“湖南杉树王”等。今年6月,县委、县政府在国际旅游城市桂林举行了旅游促销推介会,首次将城步秀美山川推上了桂林旅游的大舞台,让桂林旅游行家看到城步的秀美山川,无不赞不绝口。近年来,我县立足南山草原、两江峡谷、白云湖等具有独特开发优势的旅游资源,将旅游开发定位原生态旅游,站在与国际旅游对接的高度,认真抓好旅游规划和软硬件设施建设。目前我们已完成高标准的旅游规划,正在申报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森林生态旅游开发全面启动。特别是两江峡谷森林公园距离县城仅3公里,全长40多公里,区内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具原始、古老、神秘、奇特、险峻、野趣、古朴、秀丽等特征,通过科考,考评专家们一致称赞在距离县城这么近的地方,有保护如此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实在是一大奇迹,一致认为两江峡谷是东南亚第一近城保护最完整的原始生态型绿色长廊,是湖南省动植物种类最富集的山地之一,是全省境内最长的“绿色长廊”,经统计,今年前10个月全县森林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200余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0%和30%。
城步林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确定了“科技兴林、真抓实干、廉洁自律、争创一流”的目标,现正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建设,力求在“绿色生态城步”的征途中作出更大的贡献,让这颗湘西南的绿色明珠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