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承传统 强化管护 精心培育 科技兴业 “国家油茶之乡”祁阳加大力度推进油茶产业发展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4-15 00:00
信息来源:
祁阳地处湖南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8-20℃,年降雨量1180-1500㎜,地表成份以红色粘土、石灰岩、板页岩、紫色页岩、砂岩为主,土壤深厚肥沃,适宜油茶生长,是“国家油茶之乡”。
全国油茶产品加工企业的“排头兵”
油茶在祁阳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加工历史,清朝道光年间文献就有祁阳栽培油茶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祁阳响应国家“开展油茶生产运动”的号召,掀起了油茶垦复新高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在祁阳实施。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祁阳丰产油茶基地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全县有油茶林42.7万亩,丰产林基地近20万亩,大小茶油加工厂200多个,年产茶油1800多吨。祁阳油茶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为主,主要分布在观音滩、白水、茅竹、肖家村、潘市、下马渡和大村甸等镇,大多连接成片。作为龙头企业的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名牌企业,为社会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全国油茶产品加工企业排头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油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高档、保健食用油料日益为大众所喜爱,油茶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祁阳丘陵地段多,油茶资源丰富,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对促进本地经济,带动农民兴林致富,实现林业三大效益,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管护+ 精心培育”联手为油茶产业护航
近年来,祁阳在强化现有油茶资源管护的同时,以油茶垦复、低改和品改为重点,精心培育高产优质油茶资源,积极打造油茶产业。首先,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了县油茶综合开发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专人专抓,明确职责。其次,规范管理,科技创新。制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操作规程》、《油茶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就油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多次专门调研,出台了油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近三年来,通过推广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完成油茶林改造9.8万亩,依托省林科院为技术支撑,通过高标准整地,深施基肥,良种壮苗,ABT生根粉处理,林地间作等精细为主要内容的油茶更新改造技术,推广湘林系列新品种6400亩。再次,政策扶持,服务促进。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200多万元,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油茶低改抚育进行补贴,免费提供造林种苗和技术服务。第四,办点示范,以点带面。积极引导林地资源依法合理有序流转,采取办点示范和兴建丰产林基地等形式,鼓励扶持非公有大户承包经营造林,以点带面推动油茶综合改造工程,带动群众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第五,企业拉动,产销结合。通过龙头企业金浩公司带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为金浩建设高产油茶基地10万亩,积极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全国油茶产品加工企业的“排头兵”
油茶在祁阳有着悠久的栽培和加工历史,清朝道光年间文献就有祁阳栽培油茶的记载。新中国成立后,祁阳响应国家“开展油茶生产运动”的号召,掀起了油茶垦复新高潮。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在祁阳实施。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林业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祁阳丰产油茶基地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目前全县有油茶林42.7万亩,丰产林基地近20万亩,大小茶油加工厂200多个,年产茶油1800多吨。祁阳油茶以小果油茶和普通油茶为主,主要分布在观音滩、白水、茅竹、肖家村、潘市、下马渡和大村甸等镇,大多连接成片。作为龙头企业的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全国名牌企业,为社会创造了数千个就业机会,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全国油茶产品加工企业排头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油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高档、保健食用油料日益为大众所喜爱,油茶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机遇。祁阳丘陵地段多,油茶资源丰富,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对促进本地经济,带动农民兴林致富,实现林业三大效益,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管护+ 精心培育”联手为油茶产业护航
近年来,祁阳在强化现有油茶资源管护的同时,以油茶垦复、低改和品改为重点,精心培育高产优质油茶资源,积极打造油茶产业。首先,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成立了县油茶综合开发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专人专抓,明确职责。其次,规范管理,科技创新。制定了《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操作规程》、《油茶工程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就油茶产业化发展进行了多次专门调研,出台了油茶产业五年发展规划。近三年来,通过推广油茶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完成油茶林改造9.8万亩,依托省林科院为技术支撑,通过高标准整地,深施基肥,良种壮苗,ABT生根粉处理,林地间作等精细为主要内容的油茶更新改造技术,推广湘林系列新品种6400亩。再次,政策扶持,服务促进。县财政每年拨出专款200多万元,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对油茶低改抚育进行补贴,免费提供造林种苗和技术服务。第四,办点示范,以点带面。积极引导林地资源依法合理有序流转,采取办点示范和兴建丰产林基地等形式,鼓励扶持非公有大户承包经营造林,以点带面推动油茶综合改造工程,带动群众发展油茶生产的积极性。第五,企业拉动,产销结合。通过龙头企业金浩公司带动,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为金浩建设高产油茶基地10万亩,积极推动“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促进油茶生产、加工和市场的有机结合,使企业与农户成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