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区林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3-27 00:00 信息来源: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基础地位”。同时又提出“林业既是一项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基础产业,林业承担着改善生态面貌,维护生态安全和社会林产品的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双重任务”,面对新形势的需要,构筑市场经济条件下符合现代林业发展理念的林业发展新格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林业结构调整已是大势所趋,也是永定区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和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对林业所提出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永定区林业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林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按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全力提高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为目标,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动力,加快林业结构调整步伐,使全区林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林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主要表现在:
  (1)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初具规模。近十年来,通过加快营林生产,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为主要内容的林业工程建设,全区林业结构有所调整,林分质量得到提高,森林的效益得到明显发挥。使全区林业用地面积、森林蓄积和森林覆盖率得到了增长,全区有林业用地由原来的231万亩增加到246万亩,净增15万亩。全区活立木总蓄积由原来的300万立方米增加到36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68.2%增加到71.03%。2007年全区林业产值达到 6亿元。生态防护效益显著增强,为该区森林资源保护,加快森林城市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林业产业体系已成雏形。丰产林、用材林、经济林绿化树种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先后引进了杨树、桤木等速生树种;水晶梨、黄金犁、杂交板栗、无籽葡萄、广西蜜柚等经济林树种,引进了雪松、法桐、等园林绿化树种。经济林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已达17.3385万亩。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形成了后坪镇的万亩柑桔基地,沙堤乡的千亩黄金犁基地,张家界农业生态观光园的千亩优质葡萄基地,三家馆乡、罗塔坪乡的核桃基地,后坪镇、罗塔坪乡等地的板栗基地等一批优质果品生产基地。林产品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全区建成鸿发等两个木业大市场,木材加工企业增加到300多家,年加工木材40万立方米。特别是天门山公园成为全区森林旅游旅游龙头。
  (3)林业发展模式趋于多样化。在林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对民营林业、合同林业、订单林业、速生丰产林等先进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茅岩莓股份有限公司在罗塔坪乡建立了500亩的茅岩莓生产基地,张家界贸源化工在王家坪乡建立了5000亩的五倍子基地,葛根粉生产厂家在全区的部分乡镇建立了葛基地。我区还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兴建了花楸基地,全区面积达5000多亩。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全区出现了造林大户95户,面积达3.8574万亩,为该区林业资源的合理流转提供了更多的模式。
  (4)林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一是林业管理队伍不断壮大。全区设有26个林业站、5个木材检查站、2个独立的植物检疫站、林业公检法、12个局机关职能股室站、四大国有林场、一个国有苗圃,管理人员达373人。二是林业依法行政逐步加强。全区紧紧围绕营林生产、森林限额采伐、木材经营、林地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防火等方面加大林业法律法规宣传,加大林业站、木材检查站、植物检疫站、野生动物保护及林业公检法执法队伍建设,全力推进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
  

永定区林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

6734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