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挽“绿色损失” ——绥宁县林业灾后恢复工作纪实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8-03-14 00:00
信息来源:
连日来,在绥宁县福建柏科研示范基地,国有在市林场的10多位职工正在对2000多亩倒伏、断梢的福建柏幼树采取打桩、牵引等办法扶植固蔸。虽然人手少、任务重,但每个职工都放弃休息日,全力投入,尽力减少冰雪灾害造成的损失。
新春伊始,绥宁县林业部门以灾后重建统揽林业工作全局,突出恢复生态这一重点,力挽“绿色损失”。上千名林业工作者奋战在第一线,清理雪压材,补植补造,修复林道,抗灾复产和灾后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
1000名林业职工奔赴第一线
连片的楠竹被冰雪压折而断裂,满山的松杉东歪西倒在冰雪地里……这些触目惊心的景象是绥宁县林木遭受冰雪灾害最真实的写照。从今年2月份以来的罕见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该县林业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据该县林业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全县林业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20.3亿元。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灾后出现林区秩序混乱现象,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资源林政管理的通告》,并将通告张贴到每个自然村,依法对因灾造成的倒树、断枝、破竹等物的清理作了明确规定,强调春节期间一律 馍剑┭怪衲颈匦刖缯蛄忠嫡镜鞑榈羌恰⒓斐摺⒘忠稻趾朔⒉煞ブず螅娇汕謇恚⒂傻钡卣土忠嫡就骋话才抛橹┕ぁO亓忠稻盅杆倨舳艘郧謇硌┭共摹⒉怪膊乖臁⑿薷戳值牢氐愕牧忠翟趾蠡指垂こ蹋⑶乙蠡指粗亟ㄓ肓忠到ㄉ柘钅拷岷掀鹄矗怀霰!⑶濉⑹邸⒅帧⑿蕖⒉沽笾氐恪?BR>
该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成立了营林生产、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科技指导四个工作组,并在全系统迅速抽调了100多名林业干部,分片包干,迅速深入到灾区驻村入户指导抗灾救灾工作,通过印发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各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采育场900余名林业职工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对受灾林区进行入户指导林业救灾复产的工作。
县林业局局长刘文松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全身心投入救灾中,并来到河口乡水车村、竹舟江乡白洋滩村的受灾山场,与群众一起植树造林。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进村驻点后,深入基层、山头、地段,核查损失情况,对雨雪冰冻造成的苗木、幼林及受毁的林木进行抚育、保护;倾听林农呼声,建立民情日记,想为林农所想,急为林农所急,为林农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宣传,充分调动林农开展生产自救的积极性,了解林农的苗木需求,及时补种、更新改造和抚育;加强林区管理,对损毁的林区进行分类、分区域开展保护和清理;加大巡查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林区火源管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人为造成的毁林现象;避免因清理灾后林木引发的涉林纷争和乱砍滥伐现象发生。1000名干部职工担负起林业灾后复产的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宣传员、巡查员角色,切实做好灾情统计、苗木需求上报工作,及时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项,全心全意为林农服务,尽力把本次雨雪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补植补造重建绿色家园
“培用的土壤要求疏松、细碎,不能太湿或过粘……”在遭受冰灾严重的山场,该县林业科技工作者现场指导林农补植补造,提出了许多应急措施和指导意见。
目前,该县已完成补植 300 余万株,补植面积 6 万余亩,发放灾后林业生产宣传资料2万余份,恢复和重建工作正有序展开。
冬今春的大冰冻给国有在市林场带来史无前例的灾情,该场林木和基础设施损失达400余万元。灾害发生后,该场迅速调查上报灾情,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千方百计展开生产自救。春节刚过,该场就组织职工分赴福建柏、桉树等科研示范基地,对2000余亩倒伏、断梢的幼树采取打桩、牵引等办法扶植固蔸,对成片折损的桉树则进行规划重造。县木材公司投入50万元自筹资金,组织各个采育场职工投入灾后恢复工作中,目前已补栽各种苗木2万多株,让一座座山场重披“绿装”。
水口乡受灾时间早、成灾时间长、遭灾面广、损失大,4.7万亩楠竹全部倒伏,爆裂、折断147万余根,松杉损毁8240余立方米,大量中幼林折断。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乡党委政府、林业站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场地块调查核定,制定《灾后雪压材管理办法》,规范雪压材管理,严惩违法采伐、盗伐行为,对集体山以村、组为单位,统一组织采伐,清理归堆,对自留山,户主自行采伐清理,村委会监督执行。同时积极开展春季造林工作,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炼山473亩、整地200多亩、造林80余亩。唐家坊、黄土矿等乡镇采取交定金、定合同、承包清理的做法,清理雪压材,取得明显成效。
广大林农也纷纷投入到生产自救中。关峡乡岩头村龙宪法贵、芷田村杨祖旺,白玉乡塘玄湾村梁国云是绥宁县农村的造林大户,造林面积均在800多亩以上。在今年冰灾中,苗木损失巨大。但他们不等不靠,自筹资金,组织劳力上山补苗上万株。
齐心协力保障林区群众生活
该县把恢复林区基础设施作为林业灾后恢复的重点,投入林业救灾资金190多万元,抢修线路,调运物资,加快灾后恢复。广大林业职工齐心协力,自力更生,全力保障林区群众基本生活。
县林业局党委将1000元工作奖金全部捐赠给了灾情最严重的红岩镇沈家村,局领导带队分成几个工作组,分赴灾区开展灾情调查和慰问,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米、油、电等生活困难。乡镇林业站组织了救灾队伍,配备了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与当地政府一道加班加点做好各林区内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的隐患排查和抢修工作,为受灾群众运送物资。
冰雪灾害造成全县40多处林道跨方,总里程达150多公里。全县损毁林哨所33座、防火瞭望塔13座、电力线路2条60公里。通过林业职工的努力,目前已恢复所有主干林道交通,大部分站所、林场工区已恢复供电、供水、通讯。当堡子岭林场因冰灾造成200多名职工陷入断电、断水、断交通、断通讯的困境时,县林业局党委立即组织人力,肩挑背扛踏雪几十里,为他们送去粮食、衣物、蜡烛等物资。200多名职工也义务投工投劳,奋力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目前,林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为加快电力恢复,在市林场从电力公司请来技术员,组织10多个职工专门负责接线,在短短10多天时间就恢复了3个工区的供电。
新春伊始,绥宁县林业部门以灾后重建统揽林业工作全局,突出恢复生态这一重点,力挽“绿色损失”。上千名林业工作者奋战在第一线,清理雪压材,补植补造,修复林道,抗灾复产和灾后重建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全面展开。
1000名林业职工奔赴第一线
连片的楠竹被冰雪压折而断裂,满山的松杉东歪西倒在冰雪地里……这些触目惊心的景象是绥宁县林木遭受冰雪灾害最真实的写照。从今年2月份以来的罕见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给该县林业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据该县林业局最新统计资料显示,全县林业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达20.3亿元。
为有效保护森林资源,防止灾后出现林区秩序混乱现象,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资源林政管理的通告》,并将通告张贴到每个自然村,依法对因灾造成的倒树、断枝、破竹等物的清理作了明确规定,强调春节期间一律 馍剑┭怪衲颈匦刖缯蛄忠嫡镜鞑榈羌恰⒓斐摺⒘忠稻趾朔⒉煞ブず螅娇汕謇恚⒂傻钡卣土忠嫡就骋话才抛橹┕ぁO亓忠稻盅杆倨舳艘郧謇硌┭共摹⒉怪膊乖臁⑿薷戳值牢氐愕牧忠翟趾蠡指垂こ蹋⑶乙蠡指粗亟ㄓ肓忠到ㄉ柘钅拷岷掀鹄矗怀霰!⑶濉⑹邸⒅帧⑿蕖⒉沽笾氐恪?BR>
该局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成立了营林生产、资源管理、林政执法、科技指导四个工作组,并在全系统迅速抽调了100多名林业干部,分片包干,迅速深入到灾区驻村入户指导抗灾救灾工作,通过印发技术资料、举办培训班、现场示范等方式,力争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各乡镇林业站、国有林场、采育场900余名林业职工也积极行动起来,开展对受灾林区进行入户指导林业救灾复产的工作。
县林业局局长刘文松春节期间没有休息一天,全身心投入救灾中,并来到河口乡水车村、竹舟江乡白洋滩村的受灾山场,与群众一起植树造林。广大林业干部职工进村驻点后,深入基层、山头、地段,核查损失情况,对雨雪冰冻造成的苗木、幼林及受毁的林木进行抚育、保护;倾听林农呼声,建立民情日记,想为林农所想,急为林农所急,为林农解决实际困难;做好宣传,充分调动林农开展生产自救的积极性,了解林农的苗木需求,及时补种、更新改造和抚育;加强林区管理,对损毁的林区进行分类、分区域开展保护和清理;加大巡查力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强化林区火源管理,及时化解社会矛盾,防止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人为造成的毁林现象;避免因清理灾后林木引发的涉林纷争和乱砍滥伐现象发生。1000名干部职工担负起林业灾后复产的信息员、服务员、调解员、宣传员、巡查员角色,切实做好灾情统计、苗木需求上报工作,及时为林农提供技术指导,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项,全心全意为林农服务,尽力把本次雨雪灾害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补植补造重建绿色家园
“培用的土壤要求疏松、细碎,不能太湿或过粘……”在遭受冰灾严重的山场,该县林业科技工作者现场指导林农补植补造,提出了许多应急措施和指导意见。
目前,该县已完成补植 300 余万株,补植面积 6 万余亩,发放灾后林业生产宣传资料2万余份,恢复和重建工作正有序展开。
冬今春的大冰冻给国有在市林场带来史无前例的灾情,该场林木和基础设施损失达400余万元。灾害发生后,该场迅速调查上报灾情,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千方百计展开生产自救。春节刚过,该场就组织职工分赴福建柏、桉树等科研示范基地,对2000余亩倒伏、断梢的幼树采取打桩、牵引等办法扶植固蔸,对成片折损的桉树则进行规划重造。县木材公司投入50万元自筹资金,组织各个采育场职工投入灾后恢复工作中,目前已补栽各种苗木2万多株,让一座座山场重披“绿装”。
水口乡受灾时间早、成灾时间长、遭灾面广、损失大,4.7万亩楠竹全部倒伏,爆裂、折断147万余根,松杉损毁8240余立方米,大量中幼林折断。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乡党委政府、林业站迅速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山场地块调查核定,制定《灾后雪压材管理办法》,规范雪压材管理,严惩违法采伐、盗伐行为,对集体山以村、组为单位,统一组织采伐,清理归堆,对自留山,户主自行采伐清理,村委会监督执行。同时积极开展春季造林工作,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炼山473亩、整地200多亩、造林80余亩。唐家坊、黄土矿等乡镇采取交定金、定合同、承包清理的做法,清理雪压材,取得明显成效。
广大林农也纷纷投入到生产自救中。关峡乡岩头村龙宪法贵、芷田村杨祖旺,白玉乡塘玄湾村梁国云是绥宁县农村的造林大户,造林面积均在800多亩以上。在今年冰灾中,苗木损失巨大。但他们不等不靠,自筹资金,组织劳力上山补苗上万株。
齐心协力保障林区群众生活
该县把恢复林区基础设施作为林业灾后恢复的重点,投入林业救灾资金190多万元,抢修线路,调运物资,加快灾后恢复。广大林业职工齐心协力,自力更生,全力保障林区群众基本生活。
县林业局党委将1000元工作奖金全部捐赠给了灾情最严重的红岩镇沈家村,局领导带队分成几个工作组,分赴灾区开展灾情调查和慰问,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米、油、电等生活困难。乡镇林业站组织了救灾队伍,配备了必要的抢险救灾物资,与当地政府一道加班加点做好各林区内供水、供电、通讯等设施的隐患排查和抢修工作,为受灾群众运送物资。
冰雪灾害造成全县40多处林道跨方,总里程达150多公里。全县损毁林哨所33座、防火瞭望塔13座、电力线路2条60公里。通过林业职工的努力,目前已恢复所有主干林道交通,大部分站所、林场工区已恢复供电、供水、通讯。当堡子岭林场因冰灾造成200多名职工陷入断电、断水、断交通、断通讯的困境时,县林业局党委立即组织人力,肩挑背扛踏雪几十里,为他们送去粮食、衣物、蜡烛等物资。200多名职工也义务投工投劳,奋力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目前,林区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为加快电力恢复,在市林场从电力公司请来技术员,组织10多个职工专门负责接线,在短短10多天时间就恢复了3个工区的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