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现代林业建设催生四大支柱产业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9-07 00:00 信息来源:
  随着益阳现代林业建设步伐的日益加快,依托林业而催生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也随之逐渐形成气候。现在,以竹产业、杨树产业、花卉苗木产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已经形成。正是这并驾齐驱的四大产业,使该市去年林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林业提供的税费收入占全市财政收入的11.3%,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中有648元来自林业,占农民年人均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益阳也因此成为目前全国唯一的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该市桃江、安化两县进入全国30个竹子之乡和湖南省林业经济十强县行列。
  益阳林业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全市林业建设一直发展缓慢。怎样才能摆脱传统林业的桎梏,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林业发展之路?成为摆在益阳市委、市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过去林业生产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该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于2000年明确提出了在山丘区大力发展南竹,在平湖区大力发展南方型杨树的“两南林业”的战略构想。2000年,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新千年第一号文件就是《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对发展“两南林业”的一系列政策和问题进行了明确的规定。2003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颁发后,益阳市委书记蒋作斌等领导同志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深刻分析研究益阳市情,认为益阳有条件、也非常有必要紧紧抓住我国林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加快益阳林业发展。蒋作斌书记的这一思想很快在市委领导班子中形成共识。该市市委决定,在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益阳发展的过程中,把现代林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同时将林业工作纳入三个文明建设目标考核内容,并实行“一票否决”。市委书记蒋作斌更是把发展林业产业提到了“作为富民强市第一支柱产业来打造”的高度,常抓不懈。正是在“两南林业”的战略构想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本世纪初的益阳演绎出规模空前的造林“三大战役”。2004年到2006年,全市每年新植100万亩杨树,共发展了300万亩杨树,刷新了湖南乃至全国市级区域完成年度造林任务的纪录。在平湖区大力发展杨树的同时,在山丘区新植南竹30多万亩,使全市南竹面积突破200万亩,一举奠定了益阳“两南林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全市立竹总量达到3.2亿根,亩均立竹由不足120根发展到160多根。该市对资江两岸第一层山脊线以内的林地实行全面封禁,全市累计封山育林350万亩。2006年底,该市森林资源消长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全市有林地面积达883.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达2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50.52%。据有关部门测算,益阳的空气中富氧离子含量是全省平均值的5倍,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城市,其空气环境指数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林业产业化建设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竹产业是该市发展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林业产业。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劳到机械化生产,再到现代化的竹工业园区这样一个不断提质的过程。目前,该市竹制品已涵盖建材、家居、造纸、竹麻纤维纺织、工艺等多个领域1000多个花色品种,涌现了瑞亚纺织高科、桃花江实业、安化建玲竹业、湖南萌立尔家具、湖南壹艺竹业、春秋凉席等一大批竹制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桃花江竹业城、赫山凉席市场等专业市场,基本形成了产业集群和专业市场相结合的产业格局,竹产值五年中翻了一番。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益阳杨树产业正在催生大型林浆纸、林板材一体化企业。目前,该市已与中冶科工集团、泰格林纸集团签订了150万吨林浆纸合作项目,首期50万吨项目已正式启动;与马来西亚丰隆集团达成了40万立方米林板材的合作意向。该市花卉苗木产业来势喜人,已形成以319国道为走廊,黄泥湖仙蜂岭、桃江水口山等为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该市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方兴未艾。依托良好生态环境而兴起的以竹乡、花乡、湖乡为主题的特色休闲农家乐让中外游客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P>

益阳现代林业建设催生四大支柱产业

673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