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林产工业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来自攸县林产工业发展的调查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7-23 00:00 信息来源:
  攸县地处湘东南部,是个半山区、半丘岗地区,辖20个乡(镇),全县总人口76万,其中农业人口54.54万,国土面积26.7万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6.7万hm2,占国土面积的62.7%。现有森林活立木蓄积量280万m3,森林覆盖率为55.97%,属全省重点林区县。近年来,攸县积极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较大发展。2006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84.68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2.9778亿元,工业总产值72.7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5013元。全县林业总产值10.92亿元,其中林产工业总产值达5.8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7.98%。
  四项举措促进林产工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我县创新思路举措,推进了林产工业蓬勃发展,实现了林业经济与社会地位同步提升。
  ——狠抓资源培育,林产工业趋于持续发展。丰富的后备资源是发展林产工业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局坚持资源培植与调优结构相结合,以林地流转为契机、重点工程为带动,狠抓商品林基地建设。先后完成世行贷款造林69.67万亩、国债长防林1.3万亩、退耕还林16.25万亩,楠竹低改10万亩,油茶低改10万亩。为鼓励发展高效楠竹基地,县政府、林业局每年都拿出10—20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拨形式,专门用于支持林农用于高效楠竹基地开发。非公有制林业基地得到了蓬勃发展。到目前,全县500亩以上的民营造林大户达86户, 1000亩以上的有32户。酒埠江竹胶板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2003年以来投入20多万元先后在黄丰桥、银坑、凉江等乡镇建立了1.2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原高和乡林场流转后新成立的株洲市亚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仅去冬今春完成集中连片造林达2000多亩。到目前,全县已基本建成杉木50万亩,楠竹20万亩,油茶40万亩,松木、阔叶树工业原料林60万亩等四大商品林基地,为大力发展林产工业持续发展增强了后劲。
  ——强化职能服务,林产工业趋于多内涵发展。一是每年我局都组织全县林业民营企业老板代表召开座谈会,大力宣传林业有关法律政策,并对讲诚信的规范加工企业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充分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二是全面推行林业政务公开,公开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和办证程序等各项依法行政事项和重大活动,规定林业行政许可事项8个办证统一到县办证中心予以公开电子办理,保证林业行政执法的公开、公平性。三是建立林业网站,为林产加工企业提供信息平台。四是建立企业联系制度。每年我们本着自愿要求的原则对加工企业派驻技术管理人员,专门为林业企业搞好林业产业统计、技术、信息、政策、原材料供应及规模企业和品牌产品的认定等各项服务,不断提升了行业管理水平。通过筑巢引凤、优化服务等一系列举措,全县林产工业如雨后春笋百花绽放,已由单一的竹木粗加工向板材业、家具业、林产化工、精油加工、工艺品、森林食品等等多内涵工业发展。据统计,2006年全县竹木加工户达215家,松脂加工厂2家,活性炭加工厂1家,油脂加工厂1家,山野菜加工2家,土纸加工厂5家,从业人员达1.5万人。按加工行业分类:锯材类72家,细木工板5家,竹胶板2家,竹地板2家,多层板12家,单层板30家,家具加工户40家,竹帘、竹筷、竹工艺品等52家。主要生产产品有竹胶板、木胶板、竹地板、细木工板、竹凉席、竹工艺品、家具、松香等,其中年生产锯材木片5万m3,细木工板5.5万m3,竹胶合板1.8万m3,竹地板90万m2,多层板2万m3,单层板2.5万m3,各类家具2万件,松脂加工1000吨。2006年,全县实现林产工业总产值达5.8亿元,占林业总产值51.8%,上缴税费3050万元,实现利润2000余万元。
  ——加强规范管理,林产工业趋于健康化发展。为促进全县林产工业管理步入规范化、市场化、法制化管理轨道,狠抓了两项工作重点。一是严格实行林产加工业市场准入制。我们坚持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的思路,严把竹木经营许可证年审办证关。2006年全县木竹经营加工年审办证452户,同比2005年减少20%;关闭106国道和风景旅游区内无证加工木材旋切片厂22户,整体搬迁、撤并及变更发证10家,从而规范了经营秩序,确保了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提高了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二是倡导组建林业产业协会。去年5月份成立了攸县林业第一个行业协会——松脂协会,吸纳会员29个,加强了松脂行业管理,今年我们将成立竹木加工业协会、花卉产业协会。通过加强行业自主化、市场化管理,促进了我县林产工业逐步健康有序发展。
  ——狠抓龙头带动,林产工业趋于规模化发展。我们通过扩大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实行“绿卡”重点扶持年产值500万以上的龙头加工企业 12家,以龙头企业带动林产工业发展。其中湘龙制品有限公司、湘恒竹木制品厂、酒埠江竹胶板厂等3家企业被正式列为湖南省49家林产工业龙头企业之一,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带动农民就业都达200余人;还有桃水镇的株洲恒源油脂有限公司、菜花坪镇的富江来欧美家具厂、工业园的攸县文慧工艺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年产值都达500万元以上。特别是2006年引进创兴人造板有限公司已落户我县工业园并于8月份正式动工筹建,该公司准备投资5000万元,年生产中纤维板5—8万m3,产值达亿元,为我县林产业大发展注入了活力。通过龙头带动,全县林产工业大大提速增效,2006年,全县林产工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林产工业总产值达5.8亿元,同比2005年增长16%。
  林产工业发展的瓶颈有待突破
  ——林业投入不足,林产工业后备资源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我县林产工业后备资源建设投资渠道单一,基本上都是靠国家项目和部分育林基金投入,地方政府、银行、林农自身形成的多元化投入商品林基地建设较少,导致广大林农接“自来生”、收“露水财”的现象较为普遍,虽说近年来资源稳步增长,但总量仍不是十分丰富。按照目前我县加工企业实际生产能力估算,年消耗木材资源需26万m3,楠竹资源600万根,而根据我县的森林资源现状,年内最大限度能提供的木材资源13.4万m3,楠竹300万根,因此资源供不应求将成为制约林产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信贷扶持政策不健全,林产工业发展资金严重短缺。据调查,95%以上的林产工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都因资金短缺、信贷融资难等因素,致使企业扩大规模、技术改造等一系举措难以实现。同时林产工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多部门收费现象仍然存在,部分乡(镇)、村、组对森林资源实行卖断经营权,在林木采伐中仍然违规收取一定的资源管理费,减少了林农收入,增加了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林产工业的发展进程。
  ——林产工业自身经营水平低,企业经营效益不高。一是规模化、品牌化林产工业较少,效益不高。据调查,全县除12家龙头加工企业外,绝大部分加工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较低,仍处于高消耗、低产出的粗加工现状,造成了资源利用率低、附加值低、社会贡献率低、经营效益不高;二是企业管理机制创新不够,管理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县林产工业企业大多是实行“家族式”管理,没有形成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经营效益较低。
  深化改革助推林产工业更快发展
  为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务必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林产工业为带动,科技进步为支撑,结构调整为主线,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逐步形成资源培育、加工利用、产品销售一体化的现代林产加工企业群,走林业产业化,产业工业化发展之路。
  建议一,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快培育商品林基地。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行“林权到户、统一经营、比例分成”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资源合理流转,走自主化、自治化、民营集约化林业经营发展之路。同时要建立征、争、贷、扶多元化投入机制,积极引导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原材料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道路,加大商品林后备资源培育力度,为林产工业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征”就是按木材销售收入的15%比例计征林业基金,10%返给林农用于发展林业生产,5%用于弥补林业队伍经费不足。“争”就是积极争取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项目资金和通过林权流转引入的社会闲散资金。“贷”就是建立林业信贷机制,争取银行长周期、低利息贷款。“扶”就是各级地方政府建立林业储备发展基金。
  建议二, 要加快建立完善林业信贷机制和激励机制,保证长周期、低利息银行贷款和优惠政策向林产工业倾斜。一是完善贴息贷款政策。针对目前林产加工业龙头企业普遍缺乏技改资金、原料林基地建设资金和流动资金等问题,协调相关部门申请专项贷款支持,并由财政给予相应贷款贴息。二是给予高新技术引导资金扶持政策。县政府按照招商引资有关扶持政策,将高新林产工业企业纳入全县支持工业化引导资金项目,优先给予支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三是税费政策倾斜。限制原木原竹资源出口,对从事竹片、锯材等粗加工企业足额收取税费,对从事原木、原条销售的木材经营户加大整治力度,税费征缴一分不漏。同时鼓励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年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发展,保障资源供应,并给予税费优惠,对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龙头林产加工企业实行奖励。
  建议三,要加强对林产工业企业的规划与引导。一是要科学布局林产加工企业,利用现有丰富的楠竹、油茶、松材及速丰林资源优势,建立林产品工业园区、系列林产品街道,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林产工业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合作效应,实现林业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即兴建县城工业园区的板材工业区、106国道的小型特色林产加工区(家具、工艺品等)、菜花坪的林化产品加工区、酒埠江风景旅游区的森林食品加工区。二是要严格建立商场准入机制,对资源消耗大、利用率底、附加值低的粗加工企业进行关闭、整合处理,培植一批规模化、品牌化、附加值高的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企业社会贡献率。三是要加强对林产工业企业的培训指导,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林产工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发展林产工业 推进现代林业建设 ——来自攸县林产工业发展的调查

673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