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提升林业建设水平 创建现代林业示范市
http://lyj.hunan.gov.cn/
时间:2007-06-27 00:00
信息来源:
被评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的益阳市,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林业发展步伐,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建设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益阳”。眼下,该市正在强力推动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
益阳位于湖南省中北部,背倚武陵,怀抱洞庭,东临长沙,北靠长江,古称“荆楚要塞,吴蜀门户”。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51.88万亩,有林地面积883.51万亩,活立木蓄积1887.2万m3,森林覆盖率50.52%,2006年林业总产值50.1亿元,林业提供的税费收入达2.15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78万个,农民人均收入中有648元来自林业。全市已初步实现了结构调整、生态良好、林农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林业建设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益阳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两南林业”发展战略。全市三年中将杨树发展到300万亩,南竹发展到187万亩,开创了该市有史以来人工造林的先河。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该市加快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强化自然生态的保护与管理,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自今年起该市全面启动了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自确定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以后,召开了该市林业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深的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动员大会,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益阳日报》开辟“建设现代林业、助推后发赶超”专栏,刊发评论员文章,大力宣传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对创建现代林业示范市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为现代林业示范市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领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该市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的技术力量充实到办公室,为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搞好规划、实施方案设计、技术服务等重点工作,确保示范市建设的质量。同时,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创建任务,将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与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目标一起纳入各区、县(市)年度责任目标,纳入各区、县(市)领导离任审计范围,认真考核,严格奖惩,确保现代林业示范市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项目为载体,加快造林绿化步伐。该市充分利用国家林业局、湖南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更多的林业项目,大力推进荒山和沟、河、路、渠的绿化进程,以荒山、荒地、荒丘和荒滩等“四荒”资源为重点,凡能植树的地方,全部造林绿化,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生态、经济、景观统一,绿化、美化结合,乔、灌、花草、林果搭配的原则,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建绿色家园,创富裕新村”活动,大幅度提高了村庄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化美化品位。
科学规划,加快城镇绿化。该市切实搞好城镇植树和绿地规划建设,近年来先后对秀峰公园、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奥林匹克公园、益阳大道等景区和工程进行了全面改造和绿化。今年准备启动桃益公路、沅益公路、沅茅公路赤山段等干线公路两侧的绿化,编制泰澳高速益阳段(100.5公里)的绿色通道工程规划设计,做到树种、株数与面积相适应,道路、城镇绿化整体推进,提高绿化层次,提升城市品位,增加覆盖率。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全社会办林。该市坚持“谁造谁所有、谁造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大力培植造林大户,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完善林业产权机制、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创新林业发展的新机制、新体制,营造宽松稳定的政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快速发展。
坚持依 治林,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该市大力开展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依法治林的观念。经常组织开展林业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乱确滥伐林木、盗伐古树名木、非法占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做到警钟长鸣,严防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的危害,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通过积极努力,益阳市拟在2015年完成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的创建任务。到2015年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6.%以上,林地面积达到66.7万公顷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2700万m3,林业年产值80亿元以上,对财政年贡献超过6亿元。基本形成以山区生态公益林和平湖区速生丰产林为主体,以江河湖泊生态防护林和公路铁路绿色通道为骨架,以城郊森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嵌点,以城镇、村庄绿化为补充的现代林业发展新格局。
益阳位于湖南省中北部,背倚武陵,怀抱洞庭,东临长沙,北靠长江,古称“荆楚要塞,吴蜀门户”。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951.88万亩,有林地面积883.51万亩,活立木蓄积1887.2万m3,森林覆盖率50.52%,2006年林业总产值50.1亿元,林业提供的税费收入达2.15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78万个,农民人均收入中有648元来自林业。全市已初步实现了结构调整、生态良好、林农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林业建设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益阳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两南林业”发展战略。全市三年中将杨树发展到300万亩,南竹发展到187万亩,开创了该市有史以来人工造林的先河。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重点,该市加快培育公益林,大力发展商品林,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强化自然生态的保护与管理,加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自今年起该市全面启动了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自确定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以后,召开了该市林业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深的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动员大会,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益阳日报》开辟“建设现代林业、助推后发赶超”专栏,刊发评论员文章,大力宣传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的目标任务、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提高全社会对创建现代林业示范市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努力为现代林业示范市的创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加强领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该市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精干的技术力量充实到办公室,为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搞好规划、实施方案设计、技术服务等重点工作,确保示范市建设的质量。同时,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分解创建任务,将现代林业示范市建设与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保护目标一起纳入各区、县(市)年度责任目标,纳入各区、县(市)领导离任审计范围,认真考核,严格奖惩,确保现代林业示范市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项目为载体,加快造林绿化步伐。该市充分利用国家林业局、湖南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积极争取更多的林业项目,大力推进荒山和沟、河、路、渠的绿化进程,以荒山、荒地、荒丘和荒滩等“四荒”资源为重点,凡能植树的地方,全部造林绿化,全面提高森林覆盖率。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村镇建设规划,按照生态、经济、景观统一,绿化、美化结合,乔、灌、花草、林果搭配的原则,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建绿色家园,创富裕新村”活动,大幅度提高了村庄的绿化覆盖率和绿化美化品位。
科学规划,加快城镇绿化。该市切实搞好城镇植树和绿地规划建设,近年来先后对秀峰公园、梓山湖高尔夫球场、奥林匹克公园、益阳大道等景区和工程进行了全面改造和绿化。今年准备启动桃益公路、沅益公路、沅茅公路赤山段等干线公路两侧的绿化,编制泰澳高速益阳段(100.5公里)的绿色通道工程规划设计,做到树种、株数与面积相适应,道路、城镇绿化整体推进,提高绿化层次,提升城市品位,增加覆盖率。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动员全社会办林。该市坚持“谁造谁所有、谁造谁受益”的原则,采取承包、拍卖、租赁、股份合作等形式,大力培植造林大户,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造林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完善林业产权机制、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创新林业发展的新机制、新体制,营造宽松稳定的政策环境,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快速发展。
坚持依 治林,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该市大力开展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依法治林的观念。经常组织开展林业专项整治活动,依法严厉打击乱确滥伐林木、盗伐古树名木、非法占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做到警钟长鸣,严防森林火灾和林业病虫害的危害,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
通过积极努力,益阳市拟在2015年完成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的创建任务。到2015年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1.8%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56.%以上,林地面积达到66.7万公顷以上,活立木总蓄积量超过2700万m3,林业年产值80亿元以上,对财政年贡献超过6亿元。基本形成以山区生态公益林和平湖区速生丰产林为主体,以江河湖泊生态防护林和公路铁路绿色通道为骨架,以城郊森林、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嵌点,以城镇、村庄绿化为补充的现代林业发展新格局。